一篇恋爱社交产品体验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1. 分析恋爱服务市场容量与价值

2. 分析国外8款恋爱App定位与功能

本报告分析的竞品类型以美国地区的移动App为主,不包含其他竞品如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线上网站与线下相亲服务。

全球恋爱服务市场(dating service)目前主要分为三类产品:

Matchmaking 匹配伴侣

Online Dating 寻找聊天/恋爱对象

Casual Dating 寻找性关系对象

根据Statistia统计,2018年全球恋爱服务市场价值为31.72亿美元,其中匹配伴侣类服务产品占比66%,是最主要的一类恋爱服务产品,位列第二的是占比18%的寻找聊天对象服务。statistia预测五年内整个全球恋爱服务市场价值将上升4.4%,而寻找聊天对象服务的上升比率最高,达到26%(配对服务23%)。

根据Statistia统计,2018年中国的恋爱服务市场价值约为6.91亿美元(折合约47.9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22% (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并预测中国市场在五年内将有7.2%的增长,是美国和欧洲市场增速的两倍。

明显不同于全球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是,中国市场“匹配服务”占比非常高(中国78%,美国57%,欧洲70%),且此一项的未来五年内的增长率也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中国40%,美国15%,欧洲17%)。

在恋爱服务行业的人最关心的是,用户每年愿意为这项服务花多少钱?这里面包括撑起用户基数的免费用户和支付费用的高端用户。总体看来,美国和欧洲的用户在匹配服务上的花费最高,“寻找性关系的服务” 花费比“寻找聊天对象服务”高70%;中国用户也是在匹配服务花费最高,但是在“寻找性关系的服务” 和“寻找聊天对象服务”上花费没有差别。

从下图statistia统计来看,在最赚钱的“匹配服务”中,美国用户平均每年花费77美元,欧洲用户43美元,中国用户为9美元(=62元人民币),这里我们需要考虑人均收入的因素,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1倍,而美国用户每年的花费是中国的8.5倍。

恋爱社交产品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谁迫切地需要谈恋爱?  从人生不同阶段可以区分出几类用户,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群对于恋爱所注重的地方也不同:

刚上大学(18-22岁):刚上大学的他们没有了高考的学习压力,开启了人生最美好的几年时间,没有太大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大学时间也是谈恋爱的黄金时间,这时候的恋爱更注重感觉、恋爱的过程,互相的负担较轻。

刚工作(22-26岁):校园内的恋爱往往会在毕业前后面临修成正果或者分手的命运,而刚工作的这些单身男女在人生新的阶段,也需要开启新的恋爱关系,这时候的恋爱比校园恋爱更加成熟和慎重,会思考在一起是否能修成正果。

而立之年(27-30):接近而立之年的单身男女会慢慢感受家庭这边的催婚压力,而周围修成正果的昔日好友、大学同学也给了他们一定的恋爱压力,这些人也希望能尽快遇到一段合适的关系。此时期的恋爱更加注重互相家庭、事业的匹配度,注重恋爱的结果。

恋爱社交产品第二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些迫切想谈恋爱的人为什么还单身?他们在找寻另一半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以下是通过用户访谈了解到的几个用户痛点问题,困难可能是以下几个痛点的叠加:

- 没有时间谈恋爱:忙于事业、学业、自我增值,没有时间找男票 / 女票

- 长相条件一般: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主动追

- 缺乏撩人方法:从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撩到人,不会和异性聊天

- 遇到可交往异性的机会太少: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接触到合适的男生 / 女生,亲戚朋友这边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受到一些负面信息影响而不放心陌生人交友软件

- 周围对象不符合预期:自身条件不错,有追求者但是都没有达到要求

其实,单身人群不都是迫切想谈恋爱的,也有很多暂时不想恋爱的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 年龄还不到被催婚的时候,没有家庭上的催恋爱压力,自己也觉得还可以单身快活几年

- 内心对男票、女票的情感有其他的释放之处,比如追星可以让男孩、女孩们把对男票的那种情感寄托在爱豆身上,而暂时没有谈恋爱的想法。

- 还没有从上一段恋情中走出来

按照严肃程度和涉及人群大小分布,报告主要分析国外的App

闲聊类服务不在于寻找正经的恋爱关系,而是希望低成本地排解一下内心的孤独寂寞,吐槽一下心事,表达态度获得认同或者认识附近新的朋友。

- 主要功能:通过文字表达态度,寻找和你想法相似的人,文字内容是话题,引起你们之间的对话讨论;

- 优势:文字界面设计超级好看,半填空的文字内容能引起话题;用户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回答,增加趣味性;有时候还能收到长端的来自陌生人的安慰,感觉温暖。

- 劣势:作为聊天交普通朋友的软件还行,但是用于找恋爱对象就比较低效

- 主要功能:通过左滑右滑认识附近的人(同性朋友),首屏是照片加基本信息,但是下拉可以看见和个人兴趣、态度有关的文字,夹杂着照片,做成长图样式的信息流。同性之间可以自由开启话题。

- 优势:24小时回复机制push用户尽快回复,增加交流程度;长图 (文字+照片)的信息流设计美观

- 功能特色:基于地点推荐附近的用户;通过左滑、右滑匹配恋爱对象,包括同性恋爱;用户需要升级账户Tinder Plus才能看到喜欢他的人;付费功能(superlike)可以高度推荐该用户到TA喜欢的用户前面

- 优势:界面设计简单易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 劣势:新的免费用户没有办法看到匹配的人,无法确定是不是有效,不能决定是不是要付款

- 功能特色:

颜值交友:通过一张封面照片和部分基本信息来选择喜欢的对象(左滑右滑的机制和Tinder相似)

搜索附近:可以搜索到附近的人

匹配交友:可以收到被喜欢的消息,但是需要付费才能看到喜欢的人的信息

- 功能特色:先看到竖型全屏幕照片,看起来更有设计感,旁边的心号是付费功能“superlike”;通过下拉看到更多信息符合用户习惯,用户使用门槛低;  图片和文字交互出现,既看更多照片,又看到与三观、兴趣有关的文字,多方面了解这个人;关联和spotify增加用户音乐品味信息

- 优势:女生特权,即只有女生才能开启对话;限时对话功能让用户有一种紧迫感,增加用户回复几率;关联Instagram丰富用户个人信息,提高照片质量;

- 劣势:女生特权的功能容易被模仿,不是能长期建立优势壁垒的方法

- 推广程度:目前在App store强势推广、关键字搜索优化

- 功能特色:

女生特权:女生看到心仪的男生,点击“喜欢”即可建立对话,而男生点击“喜欢”只能表达爱慕。同时,女生可以看到所有“喜欢我的人”,并从中挑选心仪的男生,赋予他和你联系的权力。通过这种不对称的筛选机制,减少女生受到的骚扰,提高女生的交友效率和交友体验。

不只看脸:融入更多能看出这个人颜值以外内涵的ice-breaker,比如个性化封面,还原真实的找对象的过程,让用户能够更多地展示自己非颜值的闪光点。

限量喜欢:在“恋爱圈”里,男生每天最多只能送出50个喜欢,希望男生在选择心仪的女生时,更加认真仔细。

回看机会:如果手滑错过了某个心仪的对象可以随时回看,并重新送上你的心意。不过,为了让你更认真地选择,一旦点击“喜欢”,就无法撤回。

- 主要功能:

需要互相喜欢才能开启对话;

coffee beans作为虚拟货币(可充值);

每天限量地免费推荐一个Bagel(6个人),包括喜欢你的人以及你可能喜欢但是还没看见你的人,对于喜欢你的人你可以直接对话,对于还没看见你的人可以花费coffee beans去认识他们;

被你错过的人会放进discover页面,suggested没看够的人可以在discover页面看到更多

- 优势:

名字有趣吸引人;

Photo lab,有趣的玩法,基于大数据做AB test,帮你提升照片质量(类似amazon);

游戏化的交友过程给部分用户增添乐趣;

coffee beans的使用不仅提供了付费模式,还可以用来激励用户的活跃行为;

- 劣势:规则可能过于复杂;文字部分字过小,看着费劲;排版没有设计感

- 主要功能:只有互相喜欢才能对话,不能左右滑动,通过点击button来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和bumble一样的长图信息流;只有付费用户才能看见所有附近喜欢他的人,免费用户只能在discover的流中找到混在附近的人中的 “喜欢TA的人”

- 优势:用户能看见附近X米内喜欢TA的人(而不是所有附近的人,也不是所有喜欢他的人,这样可以降低无效信息,增加匹配效率,线下见面可能性增加);用户能看到朋友的朋友;界面简洁清新给人很大好感,照片长图信息流有设计感;用户可以一键“不喜欢”,但是“喜欢”按钮分布在不同照片之间,发送喜欢时会针对某一张照片发送评论,从而增加了首次对话的话题性(对方就会知道你喜欢他哪个方面)。

- 劣势:目前用户质量偏低

- 主要功能:

同城 以小头像+名字形式集中给出feed流;

游戏:可以通过玩游戏互相认识

Quick:在线视频匹配,十分刺激

任何人都可以开启对话

广告收入,付费可以删除广告;

升级功能:删除广告、解锁全部照片、隐秘浏览等

- 优势:谁都可以开始对话就降低了互相对话的门槛,所以信息十分充足,对于想要快速找到约炮对象的人是一个优势。

- 劣势:照片质量低,给人印象不好;一下子信息太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 主要功能:

新面孔:给新人足够度多的曝光机会

附近的人:小绿点表示在线,用户能有选择地和“活人”进行交流,得到的反馈也更多

升级功能:查看更多、高级筛选、无限收藏、没有广告等

- 优势:表情包都有Gay圈的特殊含义,对圈内人来说很实用;设计风格暗黑、凸显B面社交

- 劣势:没有审查fake机制,导致虚假信息增多

新颖的玩法、好看的界面设计、简单易操作的交互设计能够让App在短期形成优势,是需要不断去挖掘和迭代的,但是由于社交类App的技术门槛低,所以任何新的玩法与功能都会很快被竞品抄袭,而能够形成长期壁垒的优势不多,以下是几个重要壁垒:

“用户基数大”  :需要前期加大推广,用户基数大了以后配对成功的比率就会大大增加,大数据推荐算法也才能有用武之地。

“用户质量高” :产品需要良好的用户审核机制,也需要社区运营来长期维持净化,和用户基数大这一壁垒存在一定矛盾,这也是产品定位上需要抉择的地方。用户质量高是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因为用户如果看到其他人都把个人信息放出来,照片都是美观的,就会对环境产生安全感,随之也会愿意把自己的信息放出来、去选择自己美观的图片(群体效应)。

“AI 推荐精准” : 基于大数据算法的有潜力成为一个技术壁垒,不过推荐算法只有在有足够多的用户基数情况下才奏效,如果用户都不够多,全部都推荐还不够用户刷,根本不需要智能算法来帮他们做选择。

“AI 无缝引导” : 用智能算法为已经建立连接的人提供有效的破冰方法,从而无缝引导他们进行更多的对话,可能是目前恋爱社交产品需要做的方向。破冰的方法有许多,效果也因人而异,这就来需要通过不断试验、收集数据、训练算法来优化破冰过程,从而提高两人对话的活跃度。

参考资料:

[1] 市场统计数据来源: 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 2018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