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一观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于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学一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什么样的,它必定有诗意的语言。今天我就王松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这节课来说说我对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的理解。

      首先,诗意的语文是一种精确精准的概括语言。

      在《红楼春趣》导入新课后,在学习交流平台四个小朋友的四条建议,王松舟老师把它总结为:联系课文,猜测意思;借助资料,扩大了解;难解语句,暂且放过;结合影视加深理解。每一句话都是八个字来概括,准确精炼。把四个小伙伴的阅读建议,总结为自己的阅读古典名著的32字,通俗易懂,过目不忘。

      其次,诗意的语言在于用美妙的语言进行过渡总结。

      这样的语言很多,比如在学习了交流平台之后,王老师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这就是4位小伙伴给出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而《红楼春趣》是《红楼梦》的选文,当然也是古典文学名著,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去阅读和学习《红楼春趣》。这就完成了从总结方法到课文阅读运用的过渡。

      再比如再学难词、新词、陌生词时,他问学生们怎样去理解,有的说借助资料,他说这位同学打算死抠,有勇气,精神可嘉。另一个学生说这不影响课文的理解,可以不理会,一笔带过。他评价说这个同学是聪明人,刚才有小伙伴已经给我们建议,借鉴别人的建议,继续自己的学习,是真正的聪明,再说死抠词语,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听这美美的语言,有激励,有提醒,又有诗意,谁又不想做他的学生浸润在里面呢?

      在学生批注写贾宝玉语句的时候,王老师进行了巡视评价指导。他的语言是这样的:有的孩子在一个地方批注了两个词语,他说这个孩子不但思考了,还思考了很多;有的学生在一个批注里还写了一句话,看来是真的有感而发,还有的在一个批注那写了五句话,这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真厉害!不但表扬这三位同学,是还给其他同学以引导,引导不着痕迹,是不是很美?

      在赏析“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就是宝玉摔风筝这个句子时,有学生读到了宝玉开心,王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我一点也不开心,开心是性格吗?”学生说开心不是性格是心情,然后王老师说“五年级了,说性格开心,那真是有点不开心了。”这里的“开心”谐音双关,又诙谐又幽默,还具有提醒意义。

      还有同学说到了宝玉爱面子,王老师没有说不对,他只说了一句“你说宝玉爱面子,那是你把宝玉看低了。”其中的韵味令人深思。最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竟然说了宝玉爱美人,其他同学都笑了,王老师一听也乐了,但随即他就马上进行了语言的引导,他说“宝玉爱美人,王老师也爱美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是一个人的品味,这是很正常的。”两句话就把学生有可能会想歪的心思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教学艺术就是要通过这种高超的语言来实现,也就是需要这种诗意的语言来表达。

      第三,这种诗意语言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节课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用自己的诗意语言鼓舞,或者是激发了一个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在在探讨贾宝玉性格的时候,前面同学说了宝玉的性格有“心地善良、不遮不掩、细心等等。后来有一个孩子举手要发言,王老师给了他这次机会,他依然说的是善良。王老师说“你的观点和第一位同学是一样的,但是你还是坚持举手,你为什么要说呢?我想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同学没有出声,王老师接着又说“我想是不是有这三方面的原因:没有听到第一个同学的发言;但他没有把话说清楚,你想要补充。还是说你觉得善良是他的性格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你要再次进行强调。这三个里面你是哪一种情况呢?”这一番话既给了这位同学面子,又解了围给了台阶,那位同学马上说他需要补充。王老师马上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鼓完掌还不算,他接着就问:“为什么要给你掌声呢?我以我做教师的多年经验猜想。他是一个不太爱发言,不太受表扬,需要鼓励的学生,是吗?”全班同学给予了这个孩子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孩子落泪了。王老师问他为什么流泪,这是什么泪呢?那个孩子马上回答,这是感动的泪。掌声再一次响起来。老师又总结“每个孩子都是宝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在听,他觉得他需要补充,尽管他一个人没有办法完全说清楚,但他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所以他勇敢的举起了自己的手,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这个不太爱发言,不太受表扬的孩子,在这一节课上竟然有5次掌声是为他响起来的,你想对于一个内向需要鼓励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呀,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高光时刻,也许一个就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个孩子会勇敢的举起他的手,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多。

      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可能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家,语言是我们生活的化身,语文老师必须对语言需要一份自觉,在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

再品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一观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有感
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学一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什么样的,它必定有诗意的语言。今天我就王松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这节课来说说我对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的理解。

守护本真,诗意课堂 —— 听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有感
    5月27日,有幸观摩了王老师现场执教的《红楼春趣》,听到他叮嘱学生端端正正地把曹雪芹和《红楼梦》写在课题的下方,我的感慨与触动终于有了一隅可以落地、生根、发芽的土地。他的这节课不仅是对学生的叩、启、发,更是对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叩问与点拨。我在这节课中受益颇多。一、...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篇1 进入五年级后,我比之前备课更加精细了。每次备课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但上课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如何追求更高的备课效率呢?我翻开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他在书中关于教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的详细描述,让我这个年青语文老师茅塞顿开,也让我对自己...

听王崧舟老师语文课几点感想与收获
1、教师的教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要素,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教学,不要总想着如何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如何能别出新意、追求亮点,过度的渴望出彩、功利化,而偏离了教学核心。王老师的几节课都是紧紧围绕单元核心素养,依托教学策略与单元交流平台为指导来设计。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始就设计找...

听王崧舟老师讲课心得
一节课下来,莲那高洁的品质已深入孩子们的心。把这样的种子埋到孩子的内心,王老师做到了。王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也是令我深深折服。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传授到人物形象分析,再到为学生分析呈现“脂本”、“程本”两个版本,王老师建议孩子们读红学界公认的艺术性和文学性较高的“脂本”去读。本...

读《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今天晚上,我随手拿起《王崧舟与诗意语文》一书,不读不知道,一读竟然被王崧舟老师深厚的语文,诗意的表达爱上了,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王老师的文章里,随处可见诗意一样的文字,诗意一样的语句,让我顿感觉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拿起笔,打开笔记本,随时摘抄下如诗一样的文字。王崧舟老师说...

【菊言菊语】听王崧舟老师讲课的几点感悟
19日到21日,三天共听王崧舟老师的六节网络课。被他的诗意语文深深折服,王老师不愧是名家,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把握掌控课堂的能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和蔼可亲的课堂教态,让听课的学生在轻松舒服中获取了知识,连听课老师也在轻松舒服的状态中,收获颇丰。一,课件制作简约不简单 从《好的...

浅析“诗意语文”(一)
从属性看,语文有多重性:如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等。诗意是感性的、抒情的、灵动的、文化的、精神的、意境的,它归属于人文。这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属性对诗意语文的理解。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一文中,把“诗意语文”诠释为“精神的语文”、“感性的语文”、“儿童...

诗意语文如何是?——《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札记
    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教育的灵魂就在于“情”字,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着的思想和感情。王崧舟老师不反对语文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的渗透,但是得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的生命情感之门打开之后,感受语文的精彩和魅力。在这个基础上再...

王崧舟教学文言文
3.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读王崧舟老师《指向文本秘妙》有感 今天我偶然拜读了王崧舟老师的一段精彩讲座《指向文本秘妙》为我们揭开了“语文要教什么”这一神秘的面纱。 那么,什么是文本秘妙呢? 从表达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我们平时在阅读中,常有这样的体验:哎呀!这个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