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当然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要培养多少诗人,但至少应该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诵读。说到读,大家都知道阅读教学重在读,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中读更是非常重要,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口颔涎流,滋味无穷”、“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等等之说。下面是本人就诗歌教学中的“读”,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初读 创设情境、启迪诗思
学生的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诗歌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同样十分重要。闻一多说,既然是诗就得有“诗的艺术、诗的想象,诗的情感”。课前,教师应有意识用诗一般的语言,巧妙地创设富于激发性的情境,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即让学生迅速兴奋起来),轻松、愉快地走进文本。
如,一个富有情趣的谜语、一幅优美的图画等,都能让学生兴奋起来,产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随即就要进行新课的学习——引读全诗。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你怎能把音乐拆成“碎片”来欣赏呢?诗歌也应该是这样的。因此课一开始的引读最好由老师或录音示范朗读,这样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这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被眼前美丽的景象、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住了,为下面感受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学习中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
如片断一:《小河的歌》课一开始,我便播放课件:歌曲《猜猜我是谁》(背景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地向前流淌着,他穿越高山、平原、流向大海,他浇灌田野、麦苗、森林)
师:同学们喜欢刚才这首歌吗?(喜欢)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知道你们已经被美妙的歌声陶醉了。让我们来聆听小河的歌,老师范读这首诗歌。
配以导课时的课件展示,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用心跟老师读起来。
二、细读 真切体验,感受诗情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新诗歌教学需要激情,需要发现,需要陶醉。对诗歌图解式的分析、概念化的讲解,关注的只是知识的结果,忽略了建构的过程,无疑割断了诗歌内在的韵律,阻割了孩子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无法实现诗歌教化作用。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走进生活,变静态的文本语言分析教学为动态的生活言语的感受学习。此时的读就已融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也就是学生对新知识重新建构并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
片断二:《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诗歌教学,先引导学生读,通过读明白诗歌中“大自然的语言”都有哪些?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公鸡打鸣,黄叶纷飞,乌云满天,电光闪闪等自然现象,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细细体验。此时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出各自不同的体验,可谓精彩纷呈,如“早雾晴,晚雾阴”“鱼儿吐泡,蜻蜓低飞,必下雨”。这其间,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次随着美妙的情境音乐,美美地细读这首诗,他们读得可投入了,有的还摇头晃脑,分明让人感到他们已入情入境了。
三、品读 品味生活,赋予意象
意象是“有意义的形象”和“有形象的意义”的统一。所谓“意”指的是诗人由客观景物感发的主观情感、思想等。“象”指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对客观景物进行改造、创造出来的不同于原有的景物、情境的事物、物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象。意象的获得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是诗歌的内涵,是诗歌的核心,生活的多义性便获得意象的途径异常宽阔。因此,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多角度地诠释,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世界去获得诗歌的意象。再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品读,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体验、情感进行吟诵。通过品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彼此心灵相通了。这样一来,就把课文的美与学生的领悟到的美融合在一起。例如教学《生活是多么广阔》。
片断三: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去以自己的火去点燃旁人的火,以心发现心,就是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别人的热情,以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别人的心,把自己的快乐与旁人共享。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当我同桌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他快乐,我也快乐。
师: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同学家庭困难,没钱寄午,家离学校远,每天只能带点干粮当午饭吃,一天中午……出示课件:爱的奉献。
师:看完录相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1: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别人。
生2:帮助别人也是快乐,小同学与其他人一样幸福
生3:最幸福的是把自己的爱与别人分享
生4: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师:生活就是这般美好,让我们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齐读第三节。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学生已经在读中感受到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诵读 入情入境,形成诗悟
因为诗歌又具有模糊性,更多地肢解诗句的意思,只能破坏诗歌的意境。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很多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更不能分析。我很欣赏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的读诗之法,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诗歌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因此要让学生大量地诵读,这也是学诗歌的最好方法。也只有通过读,把诗歌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体会到诗之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如教学《小河的歌》,整堂课我以“读”贯穿始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进行初读,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为什么这是一条明亮的小河、快乐的、绿色的小河”?然后让学生再读,小河正唱着一曲什么之歌?学生的发言真出乎我的意料:小河正唱着一曲明亮之歌、快乐之歌、绿色之歌、奔跑之歌、欢乐之歌、奉献之歌、关心之歌、友爱之歌、丰收之歌、生命之歌……可见,学生已经把诗读进心里,读出诗歌意境。此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水到渠成,形成诗悟。
总之,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象美,培养学生学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诗歌。所以,进行诗歌教学时老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让学生感觉读诗是快乐的事。
还可以看http://wenku.baidu.com/
如何让快乐学习古诗
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大幅度的增加诗歌的容量,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当然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要培养多少诗人,但至少应该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诵读。说到读,大家都...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⑶进行适当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二、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在学习过程...
关于读书快乐的诗句
14.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15.劝君莫惜金镂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6.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关于快乐的诗句: 临江仙 晏几道(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关于学习和快乐的诗句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15.劝君莫惜金镂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6.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关于快乐的诗句:临江仙 晏几道(宋)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
学古诗的四个步骤
您好。首先、培养学生的诵读古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经典诵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经典诵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善于聆听,...
父女对坐比拼飞花令对答如流,如何让孩子学习诗词?
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 学习经典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诵读,晚饭后家长可以找一些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朗读的古诗,从简单的开始,先培养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兴趣有了学古诗就事半功倍了。二,加强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刚开始时,还有新鲜的感觉,过...
如何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古诗词
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古诗词的教导。当然,小学教师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法,或诵读,或感悟,尽量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对古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古诗词素养。
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四、竞争激趣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
提高幼儿学习古诗的方法
2、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古诗 课堂活动是老师有目的地选择好古诗内容,准备好教具,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由表及里,让幼儿在自觉状态中学会、学好。如中班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我先出示四幅画,让幼儿观察画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想象这是怎么回事?然后用故事解说古诗含义,让幼儿理解。再出示有节奏的文字...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了解了诗歌的结构,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六、在面对古诗词问题时,一定要把题目、作者、注释看仔细,找出意象、诗眼,了解诗歌的结构,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结合问题本身,相信能使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