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只能培养记忆高手、做题高手,但他们缺乏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人才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改提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能力人才。高中数学是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难度较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不佳。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构建自己的数学模型。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以前的数学课堂,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听讲,长此以往必然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高中学生又面临着高考压力,情绪低落,使得课堂气氛压抑,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而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合理地设置探究活动,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实践,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拓展同学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并能够尽情进行发言与思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还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这种模式下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加深课堂的记忆力与思维活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加深了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不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解决问题,而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深层探讨。并且在交流之前每位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增强自信心。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为主,需要学生间协作交流。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时需要注意组间水平相当,男女比例平衡,这样既方便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又可以使学生优劣互补,增进感情,形成正常的同学关系。我认为每组人数不宜太多,每组6人即为最佳,小组推选一位组长或者执行轮流制,在教师的协助下共同完成交流与讨论,这样使每个小组形成科学的搭配,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能够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得到提高,还能锻炼每位成员的团队精神。

2.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地设置探究情境

任何教学活动都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探究式教学只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并不是说每一节课都必须运用探究式教学,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比如,一些简单的问题,答案比较清晰,就没必要运用探究式教学。对一些开放性强、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完全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依据现有的资源、教材内容等,合理地设置探究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数学的规律,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比如,在讲椭圆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如,你认为什么是椭圆?椭圆跟圆有什么区别?你能否使用现有的工具画一个椭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3.巧妙地设计问题,延伸探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及与本课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设计问题,使问题变得具有趣味性,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记忆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与分析,这样既可以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强化,又锻炼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习惯,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转变角色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小伙伴,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的主观能力和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

2.设计问题时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滴一样的水,同样学生之间也是有差异的,高中生的个性差异越来越大。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对不同的学生都能起到引导与激励的作用。

3.延伸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内容的延伸要注意把握度,对于延伸的问题和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承受能力,保证延伸的问题和内容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得出答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打击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运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每位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巧妙地运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接数法在一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仅给一些事例或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进行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

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在教学内容上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合适的学习障碍,多组织学生交流,在一项内容学习结束之后增加回顾与思考学习环节,也可以在课后科学地设置作业等等。二、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后的思考 1.数学探究活动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实践合作的场景与情景,在特定的场景与...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激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实践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增,提高了课堂的教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及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案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概述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和探究,去弄清事物发展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从中探索出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不把跟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而是...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尽早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探索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

数学概念性案例怎么写啊?
回答: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探究性教学案例 一、问题提出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学生学会探究离不开教师对探究方法的指导,目前中国数学课堂主要特征有三水平:记忆、解释、探究。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主要是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考力水平下降、...

高中数学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在整个数学教育的所有活动中。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一、在...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指教师运用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 学习态度 ,形成高...

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探究论文3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要采用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各种的题目让学生去练习,并且对解题方法进行死记硬背,然后在碰到类似题型的时候就机械的模仿其解题套路,不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而教师则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数学...

高中研究性学习怎么写
其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关系,目前仍是有待解决的课题。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类型,列入课程计划,使之成为有目标、有实施要求、实施渠道和评价标准才是十分必要的。而且通过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