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网友:莫名被一企业“雇佣”2年
近日,有网友在使用个税APP填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发现了莫名其妙“打多份工”的问题。
一位网名为“Asaikana”的网友就在其个人微博反映:“装了国家税务总局的个人所得税app。结果填完一看,里面的我的任职受雇信息里,除了本职工作,竟然还多了一家完全不认识的上海的食品公司,和我一点交集都没有。”
这名网友还写道,“竟然查到我从2015年开始就被挂在其他的单位了,2017年开始在这家食品公司每个月都有0纳税的记录。”
企业盗用个人信息虚报个税时有发生
如果该网友能够100%确认该公司此前从未和他发生过经济往来,那么他很可能是遭遇了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的情况。蓝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陆胤介绍,冒用他人信息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分为两种行为,
第一种是个人冒用,例如实际用工人员没有到达法定用工年龄或是自身有不良记录无法被录用单位录取等。
另外一种就是企业行为,即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身份信息来绑定利益。“例如之前,一个单位用工人员的收入是9000元,就可以利用三张身份证,拆分成三个人的收入,做到个税起征点之下,就达到避税的效果。”
其实,2017年曾有报道:上海闵行居民戴先生明明无业20年,有关材料却显示:从2005年以来,先后有两家公司一直向他支付薪水,但他对此一点都不知晓,也从没领过这些钱!原本够条件申请经适房的他,一度还因此被去掉了申请资格。对此,当时的涉事公司曾明确告诉记者,“冒用信息是为了给临时工发工资!”
那这些身份信息又是如何获得,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呢?
对此,陆胤表示,获得个人信息的途径很多,例如身份证外借流出,“也不排除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身份信息。一些企业往往会把这些冒用人员的工资做在纳税标准以下,每个月再向有关部门进行‘零申报’即可。”
危害:导致纳税人年度综合所得升高,影响个税缴纳
相关专家表示,由于新个税法明确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如果信息被盗用,可能导致该纳税人年度综合所得升高,最终影响个税缴纳。
解决办法:若无经济往来,可APP线上申诉
某税务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新上线的个税APP,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核验信息,避免身份证被盗用,无故多纳税。
上海市税务部门明确提醒需享受附加扣除的市民,如果个人纳税人在注册个人所得税APP时对任职受雇信息有异议,可以在APP上发起在线申诉,保障自己权益。
对此,记者也查询了APP的相关功能,发现操作也很方便。
注册后,首先点击个人所得税APP右下角的“个人中心”,再点击页面里的第二项“任职受雇信息”,就可以查到相关单位信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还是要好好回忆下这些信息中是否有过经济往来或曾任职公司,这些都是证明公司曾为你申报过个税的凭证,都不用申诉。
比如推送开头提到的网友“Asaikana”,1月4日,有媒体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Asaikana”通过与那家“陌生公司”电话核实后发现,该公司此前曾给他开具过稿费,所以会有相应的纳税记录。“之前给别人写过东西,他们通过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帮开稿费,所以我也没见过这家公司的名字。经核实才发现这个情况。”
税务部门提醒市民,如发现有异议的任职受雇信息,一定要自身先做好核实工作,100%确认与异议公司此前从未发生过经济往来后再在APP上进行申诉,以免影响广大纳税人的申诉效率。
小编还为大家搜集了
其他九个常见问题
并且请教了相关专家
问题和答案都在下面了
赶紧收藏转发给亲朋好友吧!
图片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问题一:个税APP登录有些难,有网友反映七八次都进不去,这是神马情况?
元旦过后,填写申报信息的纳税人集中度比较高,系统繁忙,导致部分纳税人登录系统缓慢。随着一部分人注册申报完毕,申报效率会高出不少。
根据不少人经验,避开高峰时间段,选择晚上或者凌晨申报,成功率会比较高。
问题二:申报方式有两种,到底该选哪一个呢?
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都可以,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扣缴义务人申报,是指取得收入时,比如单位发工资,由单位申报扣除;自行申报要到次年才能享受扣除。
问题三:弱弱问一句,单位申报会泄露个人信息吗?
这个真不用担心!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系统将一些关键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进行了脱敏处理。同时,单位也不能修改其员工填写的专项附件扣除信息。
图表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问题四:房贷利息和房租可以同时扣除吗?
你想多了,不行的。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问题五: 我的房子使用的是商业银行贷款,能享受扣除吗?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依法享受扣除。
其中,“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纳税人住房贷款是否符合这一条件,可以查询贷款合同,或者向具体贷款银行咨询确认。
问题六:我是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再婚,如何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建家庭,在新组建的两个家庭中,如果纳税人对其亲生父母的一方或者双方是唯一法定赡养人,纳税人可按照独生子女标准享受每月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在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纳税人需注明与被赡养人的关系。
问题七:信息填写出现错误,后果会很严重吗?
这个分情况说,不能一概而论。
纳税人不小心填错信息,应及时纠正;如果是纳税人故意造假,“无中生有”提供虚报信息等严重情况的,有关部门将依法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
问题八:错过申报信息填写,会不会后悔一辈子?
不会后悔一辈子,最多后悔一阵子。
如果纳税人在1月份没能及时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导致无法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税务部门允许在以后的月份或年度汇算清缴时再进行扣除。
图片来源:新华
为什么个人中心里面的受雇信息只有一个但是要申报所得税的时候里边有...
对此,陆胤表示,获得个人信息的途径很多,例如身份证外借流出,“也不排除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身份信息。一些企业往往会把这些冒用人员的工资做在纳税标准以下,每个月再向有关部门进行‘零申报’即可。”危害:导致纳税人年度综合所得升高,影响个税缴纳 相关专家表示,由于新个税法明确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
个人所得税显示两个受雇单位发两份工资,实际只有一个单位发的是什么意思...
受雇佣单位是两个,即有两个单位给你发工资。而你只收到一个单位的工资,另一个单位就是冒用你的身份领取工资。而这个冒用你身份的公司涉嫌偷逃税款啦。可以去税局查询发工资的公司是哪个,然后就地举报这个公司冒用你的身份偷逃税款。
个人所得税显示两个单位
当个人所得税APP用户账户下的“任职受雇信息”出现了两个工作单位,有两种原因:1、曾经任职过、从未任职过;曾经任职过:说明以前单位财务没把你从工资表删除,建议原单位删掉,还要把你离职后单位给税务报的个税扣缴申报表更正,不然税务上显示你多处取得工资,要补税。2、从未任职过:这种情况说明我们...
我个人所得税受雇信息有两个,有一个我都不认识,怎么办?
2、税务部门将尽快核实处理涉税信息冒用问题,如果属实,税务部门将对冒用单位或个人的涉税违法问题依法处理。
个税任职受雇信息有两个有什么影响
一、个税任职受雇信息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应该只有一个主要的任职受雇单位,并据此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然而,如果出现两个任职受雇信息,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税款计算错误:由于有两个任职受雇信息,税务系统在自动计算税款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缴纳的税款过多或过少...
个人所得税任职受雇信息有两个怎么办
(2)当员工在扣缴单位离职后,扣缴单位把人员状态修改为非正常(如实填写离职日期)并报送反馈成功后,自然人APP端任职受雇信息将不会显示该单位。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
个人所得税APP中有两个任职受雇单位,其中一个公司是和自己没有任何联系...
如果没有任何联系,但显示任职受雇,建议先和税务局先核实,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希望帮助到你。
“个人所得税”APP中有两个任职受雇单位
个人所得税中显示的是所有为你代缴纳税的公司,所以,显示两家公司是正常的,不影响。
任职受雇信息有两个有什么影响
任职受雇信息有两个,主要会产生以下影响:个税申报与缴纳:如实申报:每个支付报酬的公司都需要如实给员工申报工资薪金所得和其他所得。合并计税:员工在每年进行个税汇算清缴时,需要按合并收入来计算个税。个人所得税扣除:基本生活费扣除:如果个人同时在两个公司领取工资薪金,那么只有其中一个公司可以扣...
个人所得税怎么会有两个公司?
法律分析:发现有两家受雇单位,有两种情况:你曾经任职这个单位。或者你压根不知道有这家公司。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 对股票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八条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