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观察儿童是任何人都能学会的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少有人是天生的观察者。科学地观察幼儿,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教育技能。客观、真实地观察、了解幼儿是我们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和促进其学习和发展的前提。那么,教师应怎样观察呢?
1.制定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观察总带有一定目的,落实在一个具体的观察中,我们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我想了解什么”,有了清晰的一项,才有可能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看到你的观察对象或目标,才能有效地记录到能反映你观察期望的有意义的行为和经验。同时,还要注意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是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晨间入园适应情况进行了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走到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入口。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2.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观察不一定是事先有准备的,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会有许多自发的场景会成为观察的对象,教师要能够在随机的场景中意识到观察的价值,同时重视幼儿在此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并对发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分析,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真实的结论。
例如:某教师的记录是这样的:“**到美工区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犯了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
3.提出递进性要求,深入观察幼儿。
我们的教育不是追求短暂的昙花一现效应,而是为幼儿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指南》中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从小持续纵向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出递进性的发展要求,同时进行持续观察,使幼儿良好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为止。
4.注重观察记录的客观性。
良好的观察记录不仅是幼儿成长的轨迹,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以及制定下一步教育策略的基础。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对幼儿活动情况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要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长时间持续观察,不能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注重“眼见为实”,才能保证观察的真实、客观与全面。
5.借助《指南》的引领,提高对观察结果分析的有效性。
观察是我们了解幼儿的第一步,真正了解幼儿还需要我们对观察记录和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我们要熟记《指南》中的领域及其目标,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形象,并借助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来分析、了解幼儿,深入研究他们在活动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重要的、具有意义的表现背后的原因、兴趣和学习特点。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全面、积极地看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总之,“观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想提高观察能力,就必须不断尝试和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指南》提出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目标,每个人的背景和学习方式不同,只有教师深入观察、客观评价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才能更有利于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用蒙台梭利的话来说“每一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眼睛练得如同鹰眼一般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儿童最殷切的需要。”
山西省平陆县党政机关幼儿园 张红艳
另一方面,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对事”是指教师重在评价幼儿的某一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如“我不喜欢你把垃圾扔得到处都是”,是对幼儿扔垃圾的行为进行否定,使幼儿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进而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评价可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里各方面获得很好的发展。
教师应如何进行观察并了解幼儿
教师应当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真实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观察儿童是任何人都能学会的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少有人是天生的观察者。科学地观察幼儿,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教育技能。客观、真实地观察、了解幼儿是我们有效地满足幼儿...
教师如何观察并懂得幼儿正在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设计适合孩子的教学活动。例如,如果发现一个孩子在团队合作方面有困难,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的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和沟通。通过这样的指导,教师能够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下成长,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幼儿教师如何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
1、教师要确定观察对象。2、掌握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3、确定观察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幼儿园老师要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
幼儿园老师要从孩子的行为、状态、心理方面进行观察幼儿。观察幼儿是学前教育老师需要具备的了解孩子的基本方法,学龄前儿童的很多想法很容易就通过日常的行为状态等方面表露出来,老师观察幼儿是有目的和计划的去考察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的表现,通过观察幼儿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孩...
观察幼儿可以从哪些线索进行
观察幼儿的方法如下:1、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段里对全体幼儿依次进行扫描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状况。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保证所有幼儿均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2、定点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指选择某个区域进行一段时间进行系统、细致地观察,观察对象包括...
幼儿教师如何做为观察者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观察是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观察不仅仅是看到孩子在做什么,更是体会和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发展。因此,作为观察者,一个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善于观察 需要敏锐的眼光、细致的观察力和耐心。只有真正地去观察孩子,才能发现他们的想法、感情和...
如何有效观察幼儿提高教师指导能力
要提高教师的幼儿观察能力从而增强指导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理解感受:教师应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爱好:观察并记录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参与他们的活动,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保持变化与创新:激发想象力:...
在安吉游戏中教师该如何观察幼儿
全面观察幼儿成长,教师应从三个维度进行。常规活动观察,看幼儿生活规律、饮食习惯与情绪反应,把握其生活习性和个性特点。创造性游戏观察,聚焦幼儿游戏表现,从角色理解、玩具使用技巧与创新发挥中,洞察其认知能力与创造力。交际行为观察,通过集体活动,关注幼儿与同伴互动、对教师反应及沟通技巧,了解其...
幼儿教师该如何观察儿童
整体观察法要求教师对每个孩子进行轮流扫描观察,确保对每个孩子的全面了解,对自身需要观察的项目逐一记录,以供后续教学调整与优化。定期记录是教师了解儿童成长轨迹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记录儿童的日常行为,教师能迅速掌握儿童的发展情况,对儿童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有效评估。与孩子谈话是建立良好师生...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试述幼儿园教师如何观察与发现幼儿园的健康障碍儿...
例如在教育民族主义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观看时代背景下的照片、书籍、事物等,通过这些去观察孩子学习与行为的变化,可以在活动中了解孩子的大概状况和情况。当观察到幼儿存在健康障碍的情况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介绍相关的问题,鼓励家长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并根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