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古诗词

如题所述

古代诗词,言简意赅,几十个字就能讲述一个详尽的事情,有的还朗朗上口,使人容易记忆。写古诗词,看似艰难,实是容易,没有专门的入门指导,纵使“熟读唐诗三百首”,依然是“不会写诗”,也“不会吟”。建议从以下“三关”来进行写作。


押韵关:押韵,顾名思义,即使韵母相押,在同一首诗中,在双句句尾要用韵母相同的可归为一类的读音相近的字。特别在诗词中要求更严。而所为之韵又必须属于平声字一韵到底,或者仄声字一韵到底。


平仄关:平仄,即以诗中字的读音声调来分。古声韵难学,我们暂且不提。只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声韵。平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仄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的字。而律诗也就由这些平仄相间的句子组成。且有专门的格式。主要就是以下四种格式:


意境关:意境,又称境界,是诗歌艺术形象的专用名词,初源于佛教,指某种悟道的境地。六朝被借用于论诗,到唐朝皎然,司空图时,研究更深入,他们认为,意境不是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寓情于景,思与境谐。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说的集大成者,他学贯中西,研究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因素,情景相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我们写诗必须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并且王国维还把意境分为写境与造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要求人们要追求“语言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的艺术效果。 

文字和音乐的世界最为纯洁,它可以安抚人们走累的心,让人们的灵魂找到停泊的地方。其实写诗词就是写人生,我们要多写诗词和学习诗词中文字语言,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情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我自幼喜欢古诗词,在步入社会之后,也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这次参与“中华古诗词课题实验”又一次系统地学习,对古诗词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有了一些体会。我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对爱好古诗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一、从浅显生动的古诗词入门我最初学习古诗词,所学的或许算不上严格的诗词,只是因为它有故事,生动有趣,或者念着舒服,就把它记住。比如引我上古诗词学习之路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女子,死了丈夫,想要改嫁,但小叔和公公不准。那女子便请人写了长篇状子递到县衙,也因叔翁作梗而不得。后有一秀才为女子写一状子,只有短短三句话,县官一看,连说三个“嫁嫁嫁”。这三句话是“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嫁与不嫁”。当年我并不懂其中的含义,但如此简单的三句话胜过了长篇大作,引起了我对它的兴趣。再如王勃的《藤王阁诗》我最初也只知道两句:“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因为有故事。说是当年王勃写完诗之后扬长而去,在场的人发现诗句缺了“空”字,争论半天都无法补上一个满意的字,只好派人去追王勃。王勃对来人只伸出手掌,不作一声而去。那人回去不管把手掌怎么比划,人们还是不能明白,只得又派人去请教,最后才知是一“空”字。我只觉故事有趣,至于“空”字好在哪里,那是许多年之后才明白的。我早年读诗,往往都只记得其中一两句,但正因为有着这一两句,积累多了,心中便有了诗词的轮廓,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二、了解一些诗词的基本知识有了诗词的基本积累之后,便会有着一种欲望,想从更深角度去看诗,这时便可以学习一些诗词的理论知识了。开始也不要学太难的,只是为着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而学。如:什么叫诗家语,诗的语言与文的语言有何不同?诗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古人是如何阅读诗词和评论诗词的?诗人是怎样创作诗词的?有些什么样的手法等等。了解了这些知识,对自己进一步阅读诗词就有了帮助。三、学习诗词格律在对诗词有了较深的理解,有了大量的积累之后,便应该学习诗词的格律了。有许多人就是因害怕诗词格律而放弃了对诗词的进一步学习。为什么呢?因为诗词格律的要求是严格的,而且又很枯燥乏味,一看到“平平仄仄平平仄”就心里发怵。其实,诗词格律并不那么可怕,你觉得它无味只是因为你不了解它,一旦对它有所了解,你就会对古人写诗用韵佩服得五体投地,你也会对诗的好坏有了更准确的解读,对今人胡乱作的所谓诗歌也就不会盲目崇拜。下面试以七律为例来说明格律。什么叫“平仄”?就是古人把汉字的音分为了平声和仄声。其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古入声字归于仄声。七律以两句为一对,八句为四对,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除了首联之外,其余的对句末字必须是第一句为仄,第二句为平。首联的首句末字可平可仄。每句诗以双字为节奏点,那么七言诗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就是节奏点,节奏点上的平仄要求是严格的,该平则平,该仄就仄。而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由于它不在节奏点上,它们的平仄要求就不是那么严格了,因此古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这个意思。每句的平仄格式基本为两平两仄交替运用。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以下举七律的一种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意,每一联中节奏点上字平仄必须是相对的,这就叫“对”;而下一联第一句与上一联末句的平仄是基本相同的,这就叫“粘”。另外要注意,七律诗除了首联和尾联只要求节奏点平仄相对外,对词性并不作特殊的要求,但颔联和颈联就要求十分严格,不但平仄要相对,而且词性也要相对才合格律要求。先熟悉一种格式,牢固掌握它。只要熟悉了一种格式,对其余几种都可迎刃而解。当然,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同时学习古诗韵,不然你就不明白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等你熟悉了诗的格律,你就熟悉了古诗韵,然后再去学习词的格律,就可事半功倍了。四、学着去写诗填词有了上面的积淀,你就完全可以试着创作了。这一阶段,才是最艰难的时期,或许一生也不会写出像样的诗来。但只有去写,你才懂得古诗词的深奥,才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对古诗词及诗人们艰辛创作有着深沉的了解和思考。现代许多人诽谤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是因为他不懂古文化,如果他有一天懂得了,他就再也不会狂妄,甚至会为自己的浅薄无地自容。以上就是我学习古诗词的过程,这永远只是一个过程。把心扎进古诗词中去,感受我们祖先的伟大,就不会妄自菲薄;把祖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守住,再发扬光大,就会感觉生命的意义和责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如何学习唐诗宋词
学习唐诗宋词可以初读古诗,知其概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诵读古诗,品味诗境等。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

学习古诗词常用的五种步骤
学习古诗常用的五种步骤:一、看标题拆题目。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即将到蜀州任职的友人杜少府的。由题目我们可以对诗歌内容有大体的了解。二、看作者及背景。知人才能论事,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我们只有了解了...

小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词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培养诵读古诗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古诗词诵读产生主动需要,可以通过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展示古诗词描绘的美丽画面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2. 尝试古诗词吟唱 化难为易,激发兴趣:通过吟唱的方式,将古诗词的韵律和美感展...

小学生如何学习古诗
1. 通过古诗词吟唱激发兴趣 吟唱学习:将古诗词配上旋律,变成歌曲,让学生在吟唱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正确诵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注意发音清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 眼到心到口到:在诵读时,要求学生做到眼睛看诗句、心里理解...

小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词
其次,尝试通过古诗词吟唱的方式学习。这种方式可以化难为易,使复杂的古诗词变得易于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常常过于强调理解诗意、背诵诗句,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厌烦情绪。而吟唱的方式可以打破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此外,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也是关键。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

小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词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诵读古诗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诵读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主动探索和品味古诗的韵味。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情境创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尝试进行古诗词吟唱。吟唱是学习和传播古诗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通过吟唱,...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五、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了解了诗歌的结构,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六、在面对古诗词问题时,一定要把题目、作者、注释看仔细,找出意象、诗眼,了解诗歌的结构,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结合问题本身,相信能使...

怎样学习古诗词?
一、朗读古诗 学习古诗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

儿童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儿童可以熟悉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增强记忆力。家长和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记的诗词,让孩子每天背诵一首,逐渐积累。默写: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有助于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并锻炼书写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背诵的诗词默写出来,检查是否有错别字...

学古诗的方法步骤
以下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1、了解诗人和背景:在开始学习一首古诗之前,了解诗人和其写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诗人的生平和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会影响其诗歌的创作。2、阅读古诗:在理解了诗人和背景之后,仔细阅读古诗是关键。注意诗中的每一个词和句子的意思,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