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类,其中定期保管期限分

如题所述

根据《会计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会计档案与特点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相比,会计档案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成范围广泛,凡是具备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都要形成会计档案。这些单位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一方面会计档案在社会的各领域无处不有,形成普遍;另一方面,会计档案的实体数量也相对其他门类的档案数量更多一些。尤其是在企业、商业、金融、财政、税务等单位,会计档案不仅是反映这些单位的职能活动的重要材料,而且产生的数量也大。
二、档案类别稳定。社会上会计工作的种类繁多,如有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银行会计、税收会计、总预算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等,但是会计核算的方法、工作程序以及所形成的会计核算材料的成分是一致的,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档案内容成分的稳定和共性,是其他门类档案无可比拟的,它便于整理分类,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际操作的规范、统一。
三、外在形式多样。会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会计档案形式的多样化。会计的账簿,有订本式账、活页式账、卡片式账之分。财务报告由于有文字、表格、数据而出现了16开或8开的纸张规格以及计算机打印报表等。会计凭证在不同行业,外形更是大小各异,长短参差不齐。会计档案的这个外形多样的特点,要求在会计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方面,不能照搬照抄管理其他门类档案的方法,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的内容和保管期限的具体规定(以企业和其他组织为例)

一、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30年

2、记账凭证30年

二、会计账簿

3、总账30年

4、明细账30年

5、日记账30年

6、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7、会计档案的内容和保管期限的具体规定(以企业和其他组织为例)

一、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30年

2、记账凭证30年

二、会计账簿

3、总账30年

4、明细账30年

5、日记账30年

6、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7、其他辅助性账簿30年

三、财务会计报告

8、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10年

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永久

四、其他会计资料

10、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0年

11、银行对账单10年

12、纳税申报表10年

13、会计档案移交清册30年

14、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

15、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16、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永久
8、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10年

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永久

四、其他会计资料

10、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0年

11、银行对账单10年

12、纳税申报表10年

13、会计档案移交清册30年

14、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

15、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16、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永久
第2个回答  2020-11-29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类,其中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两种。
10年的:月、季度、半年财务报告;;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
30年的:,记账凭证,账簿(、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9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10年、30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