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高二的学生,学校不错,古诗积累了不少(蛮多了),但没什么感觉.
我希望各位能帮助我找到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毕竟我不久就要参加高考了希望能在这方面多得点分)
要有古诗鉴赏训练的方法和计划,我能参考.
谢谢
我要的是练习鉴赏的方法和途径,如何训练能比较有效
一、至少准备两个前提
其一,抓住作者和相关的时代背景,因为它们是互相制约又相互阐释的关系。抓住作者就是抓住作者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凡是优秀的、艺术上成熟的诗词作者,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塑造,还是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选用,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显示在作者一定时期乃至整个的创作生活中,贯穿在他一系列的作品里,成为他创作上的独特标志,这就构成了他作品的风格。那么,我们抓住了作者就等于从整体感受上抓住了作品,不同的作者,创作风格有的清新飘逸,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气势奔放,有的凝练舒卷,各有不同,把握好这一点对于我们鉴赏诗词会有很大的帮助。
“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诗词意义的重要依据,鉴赏要把诗词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意识。通过背景去读诗解义实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其二,解读诗词要通解文字。诗词的语言文字是凝练而生动的,其凝练主要体现在对篇、章、句、字的锤炼上。炼句、炼字的目的是炼意,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更深广的思想感情。鉴赏诗词不通解文字,就像学生背下了一篇古文,却对文中的一些字句不大理解一样,这是不正常的,不通解文字就无法理解诗词所提供的形象,也就无法展开我们的想像力。宋代的朱熹曾批评过这种做法:“曾见有人说《诗》,问他《关雎》篇,于其训诂名物全未晓,便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空言无实,不济事。”这里与“空言”相对的,就是要“仔细理会”,就是要把语言文字弄明白。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这里只说四点。
1.典故问题。诗词中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词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用一个典故可以省去一大段文字。作为读者,如果不懂得这些典故,自然无法理解作品,更谈不上去鉴赏作品。理解典故有两个层次: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要理解这首词,当然也离不开对那个时代和辛弃疾的了解,但这里的一个又一个的典故也是不可不扫除的拦路虎。
2.语句的跳脱。诗的语言,古人称为“诗家语”,强调它和一般文章语言的不同。这“不同”之中的重要一点就是“跳脱”:或者突兀而起,或者省却联络,甚至写问答而有答无问,记事情而藏头露尾。不把“跳脱”之处连贯起来,达到“通解”,也就无法进入鉴赏的阶段。这里举个例子详细来谈,比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有人说自“言”字以下尽是童子的回答,这没错,但很容易使人误解,以为这童子的回答是连贯而下,一口说完的。其实,这里有三问三答,只不过把具体的问话都省去了。我们须从童子的答词中体会这问话的内容:
问:师往何处去?答:吾师采药去。
问:采药在何处?答:只在此山中。
问:山前抑山后?答:云深不知处。
通解至此,我们才能进而体会它的妙处。
3.诗词用曲。诗词用曲,曲在反常,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人心情;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伤人之景,引出的却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之情。这都是反常用曲的例子。
4.虚实相间。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像中的所感。写实时,以实带虚;写虚时,以虚传实。这样,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而且往往更能传情达意,在艺术上奏奇功,获佳趣。诗词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从“实”的圈子束缚中跳出来,避实就虚,借用“虚”来另辟一番新的天地。
二、投入之后要跳出,情理结合
投入作品的境界,重在体察情状,获得情感的体验;“投入”之后,还要能够“跳出”,跳出就是对诗词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跳出以后可以在技巧、语言或意旨、义理方面进行鉴赏。鉴赏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
1.鉴赏语言时要力求既能意会,又能言传。有时听人说某作品之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自然是一种境界。但如果停留在这一地步,也就容易陷入浑沌,甚至走入玄化。这样的鉴赏不可取,一定要具体化,你觉得好,就要把这好处说出来。这既是审美深入,也是一般语言训练的需要。比如,宋祁的《木兰花》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有人鉴赏说这是“卓绝千古”,也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其中“境界全出”四字并不能给一般的读者以深切的指示,“卓绝千古”之类的赞词更是无济于事。那么,这个“闹”字到底妙在哪里?有人这样评价:“春意以‘闹’字形容之,粗看似乎不合理。但是,艺术的想像和审美的特殊能力,则赋予这个字以特异的功能。春意是一种综合的感觉,也可以借用一下“感觉的复合”这个词来说明;而“闹”字,恰恰足以表现由多种感觉获得的意象所构成的复合的境界和气氛。绿杨、轻烟、红杏……这些都是诉诸视觉的春天景物,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画面,这是春意闹的视觉意象,这春意已不是单纯的静物写生和画面,而是类似立体声电影给观众的那种身临其境的综合感受,给人以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的浓烈气氛。”像这样的鉴赏就不是肤浅或玄化,这就是说,我们的鉴赏一定要离开表面化而做到具体、明确。
2.鉴赏技巧时,要从作品的整体着眼,不能孤立地去看。离开了整体,只欣赏局部的技巧,那技巧就失去了依托,甚至失去了生命;从而也就失去了精彩的艺术珍品。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著名的一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它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的倒装句式,如果我们在欣赏时只看到了句式的新颖和奇特,只体会到作者细腻的观察和描写,这还远远不够,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写一个夜行人面对夜色和疏雨对行路的威胁而感到焦急、迫切,急于赶路而不断地看天色:天什么时候亮呀!雨什么时候停啊!看来不从整体上去把握、去体会,就很难领略到这一步。
3.体会作品的意旨义理,要尽可能地避免主观随意性。虽然鉴赏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存在着差异性,尽管这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差异性而否认它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因为鉴赏是一种审美过程,而美本身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变化。另一个原因是人有心境、个性和民族、阶级性的不同,但也有人所共有的生理、心理基础,这些相通、相同的基础又往往能使人在欣赏作品时消除或超越人与人的差异而产生相同的感受。亲情就是亲情,爱情就是爱情,外国人喜欢《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人也同样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无论在谁的鉴赏中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相反,在承认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同时,又完全可以自由思考,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只不过这些结论是围绕着作品的中心上下波动而已。
参考资料:http://www.teachercn.com/Zxyw/Scjx/2006-2/8/20060108175108747.html
我觉得你积累了很多古诗,那么看到诗的时候一定很有感觉的.古诗不是背得都就行的,是要一句句的理解过的.有的时候读语句读得多了,就会有感觉的,我想你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我高考的时候班里就有这样的同学的.有的甚至是成绩很不错的学生.你才高二,还有一年的时间.
大量的阅读和理解练习一定是有效果的,只要你够用心,效果会很快就见到的.我当初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一般6分里会有5分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的时候我看到好一点的诗,或者是我喜欢的,我会记下来,然后拿来背.在吃饭的路上,去教室的路上,甚至是睡觉前,如果我很喜欢的话我会一直读一直背,去理解感受句子的深意,甚至在高考前一个星期我都还在背,因此还被同学说过.我不知道这有什么用.也许有用,也许没用.我只是推荐一下而已.
加油!努力的人一定会成功的!
总之呢,古诗词鉴赏,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套路的,视题而定。如果你需要,把你的邮箱告诉我,我给你找找当时我们老师总结的东西,给你发过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如下:1、知诗人,解诗题。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要了解诗题的背景和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读通顺,明字义。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之前,首先要读通顺,读懂每个字、每个词含义。2、抓字眼,...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学习古诗的方法如下:1、朗读背诵:朗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基础。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背诵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通过背诵,可以积累经典名篇,提高文学素养。2、理解诗意:学习古诗需要理解诗意。可以通过注释、译文等途径来帮助理解。同时,通过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
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阅读理解:首先要通过阅读理解古诗的内容和含义。可以读一篇古诗后,尝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思想,捕捉其中的诗意和美感。2. 思考背景:了解古诗诞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例如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等。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隐喻、象征和暗示。3. ...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五、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了解了诗歌的结构,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六、在面对古诗词问题时,一定要把题目、作者、注释看仔细,找出意象、诗眼,了解诗歌的结构,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结合问题本身,相信能使问...
初一语文的古诗文学习方法
初一语文的古诗文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背诵关键实词解释 重点复习:每次考前应重点复习已学的关键实词,确保准确记忆。 精准记忆:由于实词具有多义性,需要精准记忆每个实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2. 翻译句子务必字字落实 遵循直译:在翻译句子时,应遵循直译原则,确保每个字都翻译到位,...
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古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通过阅读注释,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这有助于理解诗人在何种情境下创作此诗。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可以更好地把握其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通常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松、梅象征高尚的节操,牡丹象征富贵...
儿童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儿童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和理解能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背诵与默写 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儿童可以熟悉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增强记忆力。家长和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记的诗词,让孩子每天背诵一首,逐渐积累。默写:在背诵的基础上...
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学古诗词的方法包括:背诵、理解、鉴赏、模仿和创作。其中,背诵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够帮助我们对古诗词有深刻的记忆和感悟;而理解则需要结合背诵,通过解析句子结构、把握词义和诗意来深入理解诗词内涵;鉴赏是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作者背景、借助注释等方式来深入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模仿是将已...
怎样才能学好古诗
模仿经典:通过模仿经典作品,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创作实践: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加诗歌活动:诗歌朗诵:参加诗歌朗诵会,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诗歌比赛:参与诗歌比赛,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和竞技水平。通过上述方法的结合和实践,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古诗学...
怎样学习古诗
学古诗的方法有哪4步如下:一、知诗人,解诗题。古诗是古人写的,那么是什么朝代哪位诗人写的,什么情况下写的得让学生了解清楚。二、诵全诗,解字句。教学古诗首先要让学生读通。不仅要字字读得准,而且要尽量读出诗的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通过读之后便是解词串句了。古诗是用文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