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是家乡的端午节吗?
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我的家乡地处美丽的清水江畔,端午节是家乡一个有特色的节日,也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端午节都有很多的庆祝活动:包粽子、接刘家的人来过端午、挂艾蒿、赛龙舟等。
家乡粽子的制作工序很复杂,制作方法十分讲究。端午的前一天就把制作粽子的糯米浸泡在干净清凉的井水中,浸泡时还要加入适当的草木灰,糯米和草木灰的比例最好是1∶3(即1斤的糯米要3斤的草木灰)。如果没有草木灰也可以用石灰替代,但糯米和石灰的比例就当然不是1∶3了,因为石灰的碱性比草木灰要强很多。目前,我家乡还是用草木灰来浸泡,因为草木灰浸泡的粽子别有一番香味。第二天,就把浸泡的糯米挑到井边或溪边去把草木灰洗干净,然后用一种特殊叶子来包粽子。粽子包好后,不是用高温锅煮,也不是用电器蒸,而是把粽子放在一个大大的铁锅里加上适当的水,用柴火慢慢的煮。这时,掌握火的人就特别重要了,因为火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火过大了粽子会烧坏的,而且煮出来的粽子是夹生的;火过小了煮出来的粽子会烂得很快,不能久放。火候适当煮出来的粽子油光滑亮,黄里透白,美味鲜嫩,香气扑鼻,一看就勾起了人的食欲,让人垂涎三尺。
煮粽子时,还有两道非常神秘的工序,一是煮粽子时要在锅盖上放一些锐利的铁器,如菜刀、剪刀、柴刀等。现在我都还没弄懂其真正的用意,只是听父辈们说:是为了驱邪。二是煮粽子途中要把房门关好,不要让外人进屋,特别是怀有身孕的女人,否则会带来邪气,粽子会煮不熟的。这就像鲁迅先生在《阿长与三海经》一文中写的“长妈妈不允许‘我’走进刚生小孩的房间里的道理一样吧”。
“接刘家的人来过端午”这一习俗只流传在我的家乡。在我家乡,刘氏家族是不过端午的,而是过“六月六”,这一习俗在我的家乡说法不一。一曰:刘氏家族是为了避开全寨子都在同一天过节,不便互相做客,所以推迟到“六月六”这天来过节。“六月六”这天,刘姓家族也像其他姓氏过端午一样包粽子、挂艾蒿等,还要邀请其他姓氏的人一起过节,气氛也非常热闹。二曰:刘氏家族的人勤劳,不想担误农活而不过端午,因为端午这天,我的家乡正是栽秧农忙季节,等到农忙结束,他们再邀请亲戚朋友相聚,共同庆祝农忙结束的喜悦心情。三曰:刘氏家族不是我家乡土生土长的,而是为了逃避当时战乱年代的苦难生活而迁徙来的,所以就不与当地的人一起过端午。
菜正云霄赛龙舟是我家乡端午节的一项大型活动,每年端午,每个寨子都要分别组织男女龙舟队参加比赛。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我们都拿着自己家的粽子,一边吃一边走着去观看龙舟赛。端午节前几天,各个寨子的龙舟队早就摆开了阵势,犹如“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感觉。比赛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船上鼓声震天,一鼓作气,两条龙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秒钟,向着同一的目标进发。岸上观看的人群高声呐喊:“加油!加油!”。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场面,令人们叹为观止。
龙舟赛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想:龙舟精神如果诠释到我们今天来讲,就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有必要一如既往的发扬龙舟精神,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宏伟蓝图而努力拼搏。
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你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今天,看到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生活欣欣向荣,日子红红火火,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永远深爱着您!
楼主,选我吧!我第一个回答的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转眼间,又度过了一个暂新的春节。凝视着窗外飘舞的飞雪,记忆中儿时过新年的景象像是幻灯片一般,浮现在眼前,一一放映……
记得小时候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忙忙碌碌,热闹非凡。我家同样也不例外。奶奶早早上街采购年货,糖果糕点,蔬菜鸡鸭,以及精挑细选出对联、福字、烟花爆竹等等。回到家又开始着手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这时候,厨房里各种食品的香味总是混杂着飘散,充盈着年味的香浓!傍晚爷爷就站在大门外比比划划的,不时叫我帮忙粘贴。“合家欢乐迎富贵 满堂和顺度平安!”喜庆的对联及倒贴的福字中寓意着了一家人对新年吉祥、富贵的期盼与祝福。忙碌间,只听一声:“开饭喽!”妈妈已系着围裙把一碗碗诱人的美味佳肴端上了上餐桌……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已绽放了几朵缤纷绚烂的烟花。还在吃饭的爸爸急急忙忙拿出红色的爆竹,“噼 里 啪 啦”声中似乎回荡着餐桌上那一声声新年的祝福。“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学业进步,更上一层楼!”“工作顺利,新年快乐!”全家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谈笑间一张张笑脸里倒映出新年真正的温馨与吉祥。 饭后奶奶搓着小团圆,爸爸妈妈去邻居家串门。而我和爷爷则焦急的等待着春晚的开始。在隆隆的爆竹声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新年那份温馨与快乐。吃着糖果,嗑着瓜子,在电视机前分享全国人民的新春祝福。晚上长辈们的给压岁钱更是让我合不拢嘴。接下来年初一到十五的忙碌就集中于走亲访友,一一拜年。互相祝福声中包含着亲友间真切的祝福。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如今的龙年,更要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图团聚,图热闹,图喜庆。而如今虽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但过年的真谛不就是为了年终一家人团聚的小幸福吗?龙年的余音渐渐淡去,但我们对生活的憧憬永远存在! 春节就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积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一家团聚的简单幸福;承载着吉祥喜庆的祝福……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45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急!!!快
刚才在阳台上的“新新男孩”连忙逃回了座位;有的“战场老手”不慌不忙地取出事先在课桌准备好的语文书,装作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在偷喝饮料的,被饮料呛得直拍胸脯;“废话王”这时也把自己的一通大道理,深深地埋下肚,自己去慢慢地消受了;打“长途电话”的同学也迅速断了电。门开了,迈进来...
小学生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作文 急!
大年初一和初二,我们纷纷拜访亲朋好友,送上美好的祝福,收下压岁钱。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元宵节的来临,更是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虽然那晚小雨淅沥,但人们还是不畏风雨,出门欣赏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黑夜映照得如同白昼。我们全家围坐电视机前,欣赏元宵晚会,品尝着美味的...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作文 包饺子的!!!急急急好的给分
我首先拿起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夹了一小块馅子,我怕肉装的太多,饺子皮装不下,没想到我把肉馅放在饺子皮上,把饺子皮的两端合拢,变成了一个像在街上讨钱的乞丐一样的“瘦小子.”我想:看来还得多包些肉馅,我又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下一大块肉馅,结果变成了一个穿着白衣服,肚子都露出来了的...
...二单元作文5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
附加作文!!5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题目:下方!)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次被别人帮助过的事情。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晚上,我在医院的病房里发高烧,当时是40°,当时我的主治医生一直呆在我旁边,虽然我当时意识不清醒,不过我还是记得他在我旁边,每5分钟就给我量一次体温,然后,喂我吃药,给我打针,虽然这样,但是我的病情更加严重,当时真的快晕过去了,...
谁会写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急!急
大年初一,花儿一朵朵、一双双地吊在枝头,为节日的家庭环境增添热烈、蓬勃的生机。花市上还有各种果实,一盘盘、一层层,枝头上挂满的柑、橙、桔等,更有各种各样的金鱼和各色彩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站在花海前,望着香气袭人、微微颤动和舒展着身躯的鲜艳花朵,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如此精心...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400~500字,,急急急!!!明天就要交啦...
小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
...二单元作文5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由船身和底座两部分构成。底座呈圆锥状,红色,上面布有精美的花纹。上部与船底相接。船底为黑色,船身为金黄色,船头是尖的。在船舱和船头之间的部分有一个可以装卸的小灯。这个灯是夜晚照明用的。因为这是一件工艺品,所以灯内没有真的灯泡。在船舱前有个底托,底托上的小孔有一个跳舞的小人。...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400字!!!急啊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