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理相关的古诗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14
  与地理有关的古诗词
  一、与地理感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归纳及解释 (一) 古诗词中的地名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诗出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平羌”即青农江,在峨眉山东北;“清溪”即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渝州”指重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描绘的是我国泰山自然旅游风景区。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的“阳关”指今甘肃敦煌西南。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此诗句出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此句诗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二)古诗词中的地理演变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描写了春天的到来。春天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春莺和燕子等动物开始出来活动。这些迹象告诉我们季节已经演变到春季。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西江月》
  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描写了天气的变化:刚才天空还是月明星稀,天外还有七八个星,但到了山前却下起了雨。 (三)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
  1、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曲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曲中的“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唐·杜甫《望岳》
  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揭示了泰山地势高。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内沙漠漫漫的景色。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反映的是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形。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此诗出自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此诗描述的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像个玉盘。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此词出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它描写的是下蛾眉月(残月)。下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像“C”字形。由“晓风残月”知,早晨看到残月,即下蛾眉月。
  8、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唐·李白《蜀道难》
  此诗句出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它说明了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四)古诗词中的地理分布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此诗出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它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由准静止锋形成。
  2、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
  此组诗分别出自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及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它们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二、与地理理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归纳及解释 (一)古诗词中的地理特征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它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此诗描写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入冬早的气候状况,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求与地理有关的古诗词,急!!!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是长江中游的壮丽景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动地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我国春末夏初的梅雨天气。“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桂林山水的绝美景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

含有地理现象的古诗词
1.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地理现象:此句描绘了关内与关外截然不同的气候景象。关内桃花盛开,春意盎然;而关外则是大雪纷飞,严寒酷冷。这种对比鲜明地反映了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地理现象:虽然这句诗主要描绘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但...

关于地理诗句高中
11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代:刘禹锡《望洞庭》116、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描绘的是我国泰山自然旅游风景区。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17、(二)古诗词中的地理演变1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1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诗句关于地理
48、“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4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5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5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52、二、与地理理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归纳及解释(一)古诗词中的地理特征53、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

关于地理的诗句
2. 关于地理的古诗词 1、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曲中的“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它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有关地理的古诗有哪些?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它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 天气变化特征。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此诗描写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入冬早的气候...

关于地理的诗词
与地理感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往往通过地名、地理景观和地理演变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如《峨眉山月歌》中提及的平羌、清溪和渝州,分别对应今天的青衣江、清溪驿和重庆,揭示了唐代地理的具体位置。《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的雄伟,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则揭示了...

与地理相关的古诗词
一、与地理感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归纳及解释 (一) 古诗词中的地名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此诗出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平羌”即青农江,在峨眉山东北;“清溪”即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渝州...

关于地理的古诗词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远方景色的向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

有关地理的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壳变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