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诗句来表示"最大的树"以及"最孤独的人"

请用诗句来表示"最大的树"以及"最孤独的人"

第1个回答  2016-06-02
臧克家

[编辑本段]介绍—生平
臧克家 【zāng kè jiā】 同志(1905.10.08~2004.02.05)享年99岁。
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
1925年首次 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 《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 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 、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 参议。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 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 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 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
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东诺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七十余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诗名世,但是,被诗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从横的方面,先是不知世事、尚未流汗的孩子,似不足悲;次是正在“流汗”的爸爸,忧郁心态透出诗行;最后是汗尽而逝的爷爷,尽显悲怆之情。农民家庭在泥土里的生活!再从纵的方面,孩子——爸爸——爷爷,三个形象显示的不仅是三代,而且是无数代,这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生活道路的具象化,每个形象都有高度概括性。观察之细,运思之深,谋篇之巧,余味之浓,其他诗人很难望其项背。仅此一首,“农民诗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词了。
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的很大的特点。在“时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题材的熟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诗人要去熟悉新的过去不熟悉的生活,这才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中说:“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他熟悉的是旧中国的农民,所以写的就是旧中国的农民。但是他也向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对于农村的自然景色,臧克家从来是倾心的。只要条件具备,他的灵感就会轻易袭来,于是,一首首优秀之作便问世了。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诗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抗战开始后一段时间,诗人和作家们对于创作有所反思——空洞的热情消失了,高调的呼喊嘶哑了,一部分诗人和作家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题材,以新追问

我只要诗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世界最孤独的人古诗句
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的古诗句可以用以下几句来描绘:“烽火城西,百尺高楼,黄昏独上,望尽天涯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独自登上高楼,远望天边,孤独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身处孤城,遥望玉门关,长云遮暗雪山,孤独与边疆的荒凉融为一体。“玉门山嶂...

最孤独的人的诗句古诗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点评:王绩的这首《野望》,可以说是唐诗里极其孤独的一首,即使是身处在闹市,如果你的心是孤独的,那么你也就孤独。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分地表达出了自己一种非常孤独的心境,他是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不愿意与那些...

请用诗句来表示"最大的树"以及"最孤独的人"
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

世界最孤独的人古诗句
榆叶早黄,日暮时分,云沙古战场,战鼓声声,催人泪下。将军表请回军,掩埋士兵遗骨,不希望他们长眠在遥远的龙荒之地。青海长云遮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漫漫,百战之后,金甲已穿。不破楼兰终不还,誓死守护边疆。大漠中风尘漫天,日色昏暗,红旗半卷,将士们出辕门,夜战洮河,捷报传来,...

填古诗 最荒凉的地( ) 最强劲的风( ) 最高的楼( )
最强劲的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最难攀登的道路—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眼泪最多的人——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人多时候最孤独什么诗句可以形容
李白“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这是一种空负壮志无法实现的孤独;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一种缺少知音的孤独。 2.关于很孤独的诗句 1、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2、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古来圣贤皆寂寞...

最孤独的人古诗
陈子昂的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是最孤独的人的古诗

最孤独的人 诗句
最大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最孤独的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最寂寞的时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参考资料:鄙人大脑

形容最孤独的人诗句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这种孤独感在唐代诗人马戴的《灞上秋居》中被细腻描绘,道出了旅居异乡的凄凉心境。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的意境,诗中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寂寞心情。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

简短关于孤独和成长的诗句(描写孤独的诗句)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古诗中经典的描写一个人很孤独的诗句有哪些 1、落叶他乡,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唐代诗人马戴 译文: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 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诗人李白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