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学社位于哪里

如题所述


船山学社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船山学社,旧址坐落在长沙市中山路74号。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曾国藩祠,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漆门窗,方砖地,于闹市之中显得非常雅致。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由蔡元培命名创办自修大学,李达为学长,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在这里工作过。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闭。1938年长沙大火时房屋被毁,1954年在原房屋地基上重建,1956年恢复原貌并对外开放,同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列入第一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以前,人们对船山学社旧址的认识可能都只会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联系,因为船山学社旧址一直是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所在地而闻名遐迩。其实在1921年8月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以前,旧址的历史沿革也同样精彩和辉煌。船山学社旧址为思贤讲舍,其始建者是我国晚清著名的洋务思想家和外交家郭嵩焘。他于1881年创办的思贤讲舍,是第一所为纪念王夫之而开办的教育机构。思贤讲舍在形态上是一所书院,以期通过讲学,达到光大先贤思想的目的。
郭嵩焘创办思贤讲舍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王船山之学。郭嵩焘亲自任思贤讲舍第一任主讲。他在开馆之日在讲“为学大指”时,对诸生提出如下要求:“自重以为立身之本,讲求礼法以为接人应务之方,亲师取友以求共学之益,读书务实以立为学之程。”思贤讲舍开馆时,有肄业生21人,除郭嵩焘任主讲外,还有左长卿任监院,殷竹坞教算学制造。郭嵩焘任思贤讲舍主讲只有一年,以后彭朝议、邓辅纶、王_运、王先谦均曾任过主讲。王先谦在任主讲期间,倡议在思贤讲舍内成立刻书处,大量刻书。光绪十七年(1891),思贤讲舍刻书处和传忠书局合并,是为思贤书局。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晚清教育机构的思贤讲舍,也随之停止了活动。思贤讲舍存在30年不仅为湖南培养了一批人才,也出版过一批重要的书籍,推动了湖南刻书业的发展。而辛亥革命后湖南都督府民政司司长刘人熙(号蔚卢)在原思贤讲舍旧址内创设的船山学社,是第一个研究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团体。1914年6月4日船山学社正式成立,公推刘人熙为第一任总理(社长)。刘人熙在《船山学报》第一期上发表文章,指出:“《船山学报》何为而作也,忧中华民国而作也。”明确表达了创办《船山学报》的目的,这也是他创设船山学社的本意。刘人熙认为,民初之所以社会动荡,其根本原因在于固有道德沦丧。他决心以拯救社会的道德精神为己任,他认为正确的道德精神就是王夫之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船山学社以研究王夫之的学术思想,宣传王夫之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活动的宗旨。
时至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风尘仆仆地回到长沙,在创办中共湖南支部的同时,着手创办一所新型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为开展大规模革命活动培养人才。创办学校需要场地和经费,在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的支持下,毛泽东、何叔衡利用船山学社社址和经费,并利用船山学社的思想和影响,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1921年8月,湖南自修大学正式开学,由贺民范兼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
湖南自修大学采取以自学为主,兼以共同研究、教师辅导的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号召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革命实践。湖南自修大学学员最多时达200余人(包括附属补习学校、初中部),为党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维汉、夏曦、郭亮、夏明翰、罗学瓒、毛泽民、毛泽覃等都曾在自修大学学习和工作过。湖南自修大学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湖南人民革命的大本营。1923年11月,湖南自修大学遭到军阀赵恒惕政府的查封,之后,中共湘区委员会又组织了湘江学校继续为党培养革命干部。
因此旧址的发展轨迹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所为纪念王夫之而开办的教育机构——思贤讲舍,第一个研究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团体——船山学社,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湖南社会科学研究院原哲学研究所所长王兴国教授说:船山学社旧址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湖南近代知识分子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过程,是湖湘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反映。旧址是一处集“三个第一”于一身的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用时参考
30分钟-1小时
交通
乘1、106、142、501、501、901、旅3路等公交车在小吴门站下车步行约100米即到
门票
门票免费,凭身份证领票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景点位置
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47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船山学社位于哪里
船山学社,旧址坐落在长沙市中山路74号。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曾国藩祠,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漆门窗,方砖地,于闹市之中显得非常雅致。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

船山学社地址在哪里?
船山学社的地址是: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望麓园街道中山路74号。船山学社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建立于清光绪年间,初为曾国藩祠,后来成为研究和发扬王船山思想的地方。王船山是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清三大学者。船山学社的建立,旨在弘扬王船山的学术思想,对于湖南...

船山学社是什么时候被创办的?
位于中山东路的船山学社,起初是曾国藩祠,建于1875年。1914年,这个祠堂转变成了船山学社,其主要使命是研究和弘扬王船山的思想。据胡适回忆,毛泽东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讲演基础上,构思了《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并前来请求胡适审阅,从而使得“湖南自修大学”这一名称得以诞生。1921年8月16...

船山学社好玩吗
船山学社位于中山东路北侧,为一座单层三进四合院;清光绪年间为曾国藩祠,辛亥革命后,湖南一些文人学士为研究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的学说,在此建立“船山学社”。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曾在此创办自修大学,现旧址门首“船山学社”四字是毛泽东亲笔题书。室内恢复当年毛泽东、何叔衡的办公室和学生联...

船山学社的介绍
船山学社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在湖南长沙市中山东路,紧邻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曾国藩题词,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

仇鳌如何力排众议支持创办湖南自修大学?
位于长沙市中山东路湖南少儿图书馆西侧的船山学社,源于曾国藩祠,为纪念明末清初的学术巨匠王夫之而设立。王夫之晚年隐居莲花峰石船山,后人尊称他为“船山先生”。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范求学时期,常来此地聆听王夫之的学术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任湘区委书记,为培养党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他...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在哪儿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74号,是原船山学社社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始建于1875年,最早为曾国藩祠,1914年刘蔚庐(人熙)联合社会进步人士,在祠堂创办船山学社,以研究和发扬王船山的思想。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早期党组织出席中共一大回到长沙后,在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同时,...

刘人熙的创办船山学社
1914年6月14日,刘人熙创办的船山学社在湖南长沙宣告成立。此后举办会讲,出版学报,搜刻船山遗书,开办船山学校,传播船山学术,皆极一时之盛 。

王船山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中国明末清初的杰出哲学家和思想家,与顾炎武和黄宗羲并称明清三大学者,被学者尊称为"船山先生"。他生于湖南衡阳,师从岳麓书院的吴道行,深受湖湘家学影响,形成了济世救民的学术理念。清顺治年间,王夫之积极参与抗清斗争,担任南明桂王政府的官员。在战败后,...

长沙十大革命遗址
开福区的船山学社,曾是毛泽东与何叔衡宣传革命理念的阵地。这座古老的四合院,如今仍是研究和传承王船山思想的重要场所。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74号 8、八路军驻湘办事处 蔡锷中路上的徐祠巷15号,见证了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与智慧。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地址:湖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