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态度?

如题所述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家对学习者的内在认知加工过程的认识逐渐深入,学习态度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一、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我们平常总是说一个学生聪明,就是不往正地方使,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说,这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相反,说一个学生不是特别聪明,但学习踏实,成绩优秀,则说明他的“学习态度端正”。事实也证明,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学校里,如果其他条件基本相等。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总是远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
那么何为学习态度呢?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学习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其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核心,行为意向是行为过程的准备。《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四大数学目标之一,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即是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情感是指伴随学习过程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对待学习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主动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是喜欢的还是厌恶的等等,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培养积极数学学习态度的策略
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但是数学学习态度是一种思想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下面我仅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学习态度属思想认识范畴,必须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才能解决,作为教育工作中,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权利也是义务”,“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对自己对父母、教师、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养成不偏科,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学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他们强烈的自信心,持之以恒的意志力、自制力。
(二)提高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虽然能在认识上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但还是不爱学习,不愿学习,一提学习就头痛。这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最大能力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挖掘课程资源,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会质疑、探究。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必须创设一个鼓励学生探索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学生面对授课的教师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被动感,如果教师对理解太慢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对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适当的鼓励以及正确引导,对爱发言又常离题的学生缺乏正确地评价,过多批评指责就会造成学生抵触情绪,从而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学生数学积极学习态度的养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学生、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并注重悬念设计,为学生选取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即使一些内容本身不具有深厚的趣味性和探
究性,教师也要尽可能地精心设计“包装”以增强趣味性、探究性。通过一层一层的悬念设计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好奇,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时教学的效果就达到最佳状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也有助于数学积极学习态度的养成。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作为教育者应该格外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成分,结合各科任教师、学校及家长,共同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学习态度有哪些?
学习态度可以分为端正和不端正两种,例如,学习认真、扎实,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上课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力求正确无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力求全面发展等,都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相反,不求进取,及格就行,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

什么是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积极主动:这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表现出主动的态度,愿意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他们通常能自我驱动,主动学习新知识,面对困难愿意付出努力。2. 坚持不懈:这种态度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他们有较...

什么是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状况: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即学习者是否愿意并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情绪状况:学习态度还体现在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反应上,包括是否对学习感到愉快、兴奋...

什么是学习态度?
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态度是什么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持有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表现。它涉及到学习者的动机、兴趣、责任感、自主性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详细解释: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可以是外部因素激发的,如为了获得好成绩、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认可等;也可以是内部因素驱动的...

什么叫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的一种...

学习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心态?
学习是一种态度,不管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能够孜孜不倦的学习就是一种的态度。每天的学习一点知识,每天进步一点,也能达到让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效果,所以说不是你踏出校门后就不用学习,不是你工作稳定后就不用学习,不是一个机构设立 ,以后就不用学习,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学习态度是什么?
一、一个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说他对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 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各种其他分心的事情时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或目标。而一个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的学生却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

学习态度怎么写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学习态度通常是指我们对待学习的积极或消极态度。以下是一些可以反映积极学习态度的写作建议:认真学习:强调你如何投入学习,尤其是在课程的重要部分和学科。举例来说,你可能会写到“我总是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这些学科...

好的学习态度包括哪些方面?
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设定学习目标,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专注认真 学习需要专注和认真的态度。学生应该专注于学习任务,不被外界干扰,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