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与瞠目结舌区别

如题所述

目瞪口呆
【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解释】 :目瞪(dèng):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英语】 Stunned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
【近义词】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呆若木鸡
【反义词】 :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泰然自若、淡定自若
【语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3]
【亦作】“目瞪口噤”、“目定口呆”、“目睁口呆”、“目睁口开”、“目定口呆”、“目瞪口挢”、“目瞪口张”、“目瞪口僵”、“目瞪口结”、“目怔口呆”。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解释】: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自】: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示例】: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不知所答。
◎邹韬奋《经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张目结舌、张口结舌
【反义词】:应对如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8
目瞪口呆
(

dèng
kǒu
dāi
)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鲁迅《<三闲集>序言》:“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离开广东的。”
殷、雷二将见众官激变,不复朝仪,吓得~,不知所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瞠目结舌
(
chēng

jié
shé
)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1.唐天际《难忘的行程》:“当着会馆人的面前,老底子一揭,他~,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一扭身,踉跄地爬上一辆黄包车就蹓了。
2.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不知所答。
★邹韬奋《经历》
是近义词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07-02-05
字面上有区别 目瞪口呆是表示根本都说不出来话 而瞠目结舌是想说却说不出来什么
第3个回答  2020-04-23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瞠目结舌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两个都是中性词.
第4个回答  2007-02-05
目瞪口呆
mùdèng-kǒudāi
[gaping;stupefied;dumbstruck;be filled with shocked wonder]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或受气而发愣
令人想来都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chēngmù-jiéshé
[stare tongue-tied;stare dumb-founded] 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语塞。形容惊骇的样子
鲍德新,刚发过了一大篇的议论,弄得人家瞠目结舌,似懂非懂。——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参考资料:金山词霸2007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