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些~~~
拜托 拜托 ~~~
大虾们帮帮偶啦~~~~~
前苏联音乐家杜纳伊夫斯基理解‘歌曲与人们的历史同步前进’,谈谈想法,并举三个实例
因为我们很难讲什麼叫做历史,所以我们就选一小段音乐,这是穆索斯基用普希金的剧本所写成的歌剧,叫《包慕丝股多诺夫》,我们来听一下这一个歌剧的序奏,光听这个序奏你就可以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俄国宫庭历史大戏,他讲的是全城包围的包慕丝股多诺夫,在这个沙皇驾崩之后谋杀太子,然后自己篡位成为沙皇,但是他的女儿其实是爱上这个太子,所以显得悲恸欲绝,然后这个爸爸就在良心的谴责之下,还有其他人说太子其实没有死,有人假借太子名义起兴造反,到最后发疯而死,到最后俄国一片混乱。包括这部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作品都是在描写历史,大家如果能够在读历史之余,能够去对照这些作品和这些音乐的话,其实真的是事半功倍,因为透过这些音乐去记这些历史事件你就不会忘记了。后续的这个包慕丝股多诺夫其实还有个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合唱团,代表俄国的人民,这里面他给了合唱团最美丽的音乐,这歌剧很有趣就是有四个大人物的角色都不是非常好听,但小人物的角色都非常好听,合唱团尤其好听,但是非常的悲惨,你听了歌剧就是会觉得这群人好像是靠流眼泪在过活,这大概是历史剧里面最著名的一出喔,可以说是俄国人最爱的歌剧喔,非常的悲惨。
二、神怒之日、魔鬼音程与古老的C大调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音乐其实做为历史的一部份,这边有三个主题要给大家看,第一个是神怒之日,第二个是三全音,第三个是古老的旋律C大调。
1. 神怒之日
我们先来看一下所谓《神怒之日》,《神怒之日》这个旋律是以前那些僧侣中世纪被关在教堂面唱的歌,在神怒之日上帝会发怒毁灭这个世界,他们有个调子,就是末日之歌,属於神怒之日的调子,这个调子他们在唱歌剧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上帝在发怒,要毁灭世界,可是后来白辽士写的《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在讲地狱和魔鬼这一段的时候呢,他把这一段中古世纪在讲上帝在发怒的旋律,当成是地狱和魔鬼的象徵,我们来听一下第十一首这是这段旋律出来的地方,要注意听喔,自从白辽士用了这个旋律之后,作为地狱和魔鬼死亡的象徵,大家就觉得,实在是用的太好了!所以,上帝发怒这个旋律,本来是指上帝在发怒,经过这样用之后就变成地狱、魔鬼等死亡的象徵,就被其他的作曲家跟著用,所以以后你只要听到这个旋律,就一定是跟地狱、鬼怪、死亡、魔鬼是有关系的。你可以把刚刚那个旋律记起来。
关於《神怒之日》跟上帝这个主题对一些作曲家来讲,是他们生命中的过客,可是这个主题却是一个作曲家生命的全部,就是拉赫曼诺夫(Rachmaninov, S.V.),他有著非常深厚的东正教信仰,他的作品里面有两个主题一直会出现,一个是钟声,另外一个就是《神怒之日》的主题,拉赫曼诺夫有很多的作品里面都有这个主题,他爱这个主题,应该是著迷,同时也占据他的心灵,在他人生最后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他的《第十八乐章》被用来做电影《似曾相识》的主题曲,但他第七段就把这主题写进去了,这是他最后一波管弦乐团的作品,那他最后一个管弦乐团的作品叫做交响舞曲,在他最后一部管弦作品里面呢,他终於要面对这个困扰他一生,或占据他一生的心魔,所以在这个作品的第三个乐章呢,他让这个主题又再度出现了,在这个主题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他用了一个非常大的铜管来演奏,然后你知道吗,拉赫曼诺夫在这段主题最后出现的时候,他会有个主题是,哈雷路亚,刚刚那只是最后一次出现,再来看这一段乐团非常非常轻,好像是内心邪恶的声音在跟他讲话,可是到最后乐团会出现一个像圣歌一样的旋律,那这首曲子他大概一分钟会结束,他是用一个非常奇怪的方式做结束,注意它怎麼结束呢,大家就自己找音乐来听吧,这非常有趣。拉赫曼诺夫是二十世纪1943年过世,你看他都还这麼常用这个主题,问题是这个主题并没有随著这些作曲家而消失,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作曲家,他们还在作品里面放这个主题。
2.三全音(魔鬼音程)
三全音指的是(tritone),三全音很好玩就是说,在高音键盘上他是Fa到Si,如果你直接升它是Fa到Si,它不好唱,因为唱三全音的话,很容易走音。所以当初在教会的僧侣们,在写和声的时候比较会避免写出这样三全音的音程,如果出现的话要把它解决,因为它很难唱,常唱走音,因为会唱走音呢,所以天主教教徒叫它魔鬼音程,就是指很容易唱走音,这本来只是个中性的名称,只是说魔鬼音程,大家非常会走音,可是它叫魔鬼音程对不对,所以就有无聊的作曲家就说好,既然它叫魔鬼音程,在我写跟魔鬼、地狱有关的东西的时候呢,我就用这个旋律来写。
我们来看李斯特的一个作品叫做《但丁奏鸣曲》(Dante Sonata),他这个故事是但丁《神曲》里面的<炼狱>篇,在讲这个地狱风暴里面,在地狱里头受困、被火烧,非常悲惨的爱情故事,他每个音都是三全音这样跳,他用这个魔鬼音程告诉你说我现在到这个地狱了,身处在炼狱。除了李斯特之外还有很多人喜欢用这个 tritone,比如说像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战争安魂曲》(War Requiem),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神怒之日》很眼熟啊,在《安魂曲》里面的《神怒之日》他同样的也是用这个三全音,他把这个三全音拆开来,就是跳两次,用这种方式来表现出这个地狱或者是上天在发怒的感觉,第十九首,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有他的历史典故,为什麼这些作曲家会这样写,其实背景要追朔到中世纪的教会,但是其实是一个非常无聊的典故,因为他们就会这样用。
3.古老的C大调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C大调,C大调在讲这个和声弦的话,大家会觉得C大调是十二定律开始的调,那麼到了法国印象派的时候,他们只要是写到C大调的话,他有一个隐含的意义,就是多半当作曲家写到C大调的话他要写的是跟古老的、历史和过往有关系的。把已经用了一两百年的古老的调再把它请回来。
我们来看德布西的《沉默的教堂》,这个作品一开始是这个调后来转为A大调,在讲的是这个教堂快被海水淹没了,但每天开始退潮的时候教堂会出现,那我们听教堂出现的时候呢,他调子就一转,音乐在描写教堂出现的时候就出现C大调,我们来听一下第二十首。
另一个例子是同一时代的拉威尔,他在他的《鹅妈妈组曲》里面,写这个<帕万尼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也是要写一个怀旧的、古老、沉睡的感觉,他用什麼调?还是用C大调。等一下又要出现了,他就是借用这个调性本身来告诉你说,我要给你那种怀旧的感觉。那这音乐本身他也把它写成很有怀旧的感觉,这是作曲家他们应用的方式,当然我并不是跟各位说你听到什麼曲子就去听这是什麼调这样子,我只是说作曲家他自己写作的时候,他心里头有这样子的一个想法,但是这个是存在於那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作曲家只要写到C大调就是表示古老,这是当时特定时代的历史表现。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一、弦乐器的起源传说
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据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弦乐器。虽说后人考证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经有了弦乐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启发。
二、管乐器的起源传说
中国古代历史记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有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他进入西方昆化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将其看做是有关管乐器起源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三、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是五千年前创造了历法和文字的名君。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了张有五十弦的琴,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将其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此外,在黄帝时代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名为神农的音乐家,他教人耕作,并发现了医药,据说是牛首人身。他创造了五弦琴,如果设想当时的音乐是使用五声音阶,那么这是理所当然的。
汉朝以前的音乐沿革可参见史记的《乐书卷二》
汉朝以后嘛,就是一些宫廷音乐机关,如汉汉乐府,宋大晟府等。
汉乐府的百科链接:
大晟府的百科链接:
白话版的史记可参照百度文库:
想法是正确的。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团结人心的有力武器与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先进的歌曲对特定时期的各方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补充实例:
1.诗三百篇配合音乐充实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
2.抗日时期的歌曲对鼓舞人心、激发抗日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3.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对音乐的解读与认识总是不同的,对时代的贡献也是不同的(古代:封建礼乐、近代:励志歌曲;现代:革命歌曲-流行歌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只是六经中的乐经被秦始皇烧了
中国古代古筝多点 叙述爱情风景事件的都有
歌曲与人们的历史同步前进’
比如解放后就编了很多歌颂共产党的歌曲 毛泽东红太阳等
历史与音乐的关系~~
首先,在历史上,音乐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两大类:1.儒家用于进行礼仪教化的工具;2.人民群众抒发实践经验感悟的载体 汉朝以前的音乐沿革可参见史记的《乐书卷二》汉朝以后嘛,就是一些宫廷音乐机关,如汉汉乐府,宋大晟府等。汉乐府的百科链接:baike.baidu\/view\/14474.?
历史与音乐的关系~~
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团结人心的有力武器与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先进的歌曲对特定时期的各方面发展起促进作用。补充实例:1.诗三百篇配合音乐充实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2.抗日时期的歌曲对鼓舞人心、激发抗日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3.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对音乐的解读与认识总是不同的,对时代的贡献也是不同的(古代:封建礼乐...
人类的历史上,音乐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战国、秦、汉的音。战国时期的巨大变革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然而,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和相互争霸的战争却阻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统一成了时代的趋势。四、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这时,国家分裂,战乱频仍,...
关于音乐的历史
麻烦一下 回答: 【 古典音乐 发展的历史】 说到 欧洲古典音乐 ,我们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宗教音乐 !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却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
请问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是先创造了音乐还是语言?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音乐,因为人类文明中,首先发出的声音不是单个的字音,而是一连串的吼叫,再逐渐变为音乐也就是歌唱,然后,在某个特殊环境下,人类学会了单个的发音,会说一些字,再逐渐发展,形成了能够交流的语言。因此,先是原始音乐产生,之后才是语言 ...
音乐的来历,历史是什莫啊?我想写一篇关于音乐起源的文章。
音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宣科先生提出音乐起源于恐惧,这是基于纳西族历史发展过程总结的。纳西族原来不是生活在丽江,是被外族人赶到丽江的,到丽江后还经常受外族人侵犯,产生独特的纳西音乐。我们为什么爱听有混响的声音?远古时人们生活在山洞中,美好的心情和山洞经常联系在一起,山洞内讲话混响很明显。
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去,比如汉代的官方诗歌集成,就叫《汉乐府》,唐诗、宋词当时也都能歌唱。甚至到了今天,也有流行音乐家为古诗谱曲演唱,如苏轼描写中秋佳节的...
中国音乐的源头与发展历史
进入宋朝后,弹拨音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管弦乐得到了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的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音乐其实是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李教授得出了如上结论。元朝:文人推动下繁盛的元曲时代 元朝没有科举制度,于是大批的文人都转入了民间艺术...
音乐中国音乐历史
通俗音乐如《天涯歌女》广受欢迎。革命时期,音乐承载着历史使命,《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是时代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发展融合国际元素,如《梁祝》等民族器乐作品。近年来,华语流行音乐国际化,港台音乐影响内地,张学友、刘德华等人成为流行代表,以娱乐性、生活性和通俗性吸引大众。
历史音乐学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其次,历史音乐学为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历史音乐学不仅关注音乐作品本身,还关注音乐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