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述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便于检测.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不能超标,也不能低标,又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军神》这一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不悦、微微颤抖、勉强一笑等词语.
3、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词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能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要合理地划分课时任务.
《军神》一课,教学参考用书上建议教3课时.怎样切分课时任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准,读通,读顺,长句子要能不丢字、不添字、不加字,要顺畅自然.在读的过程中,识好字,学好词.通过读,要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进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还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感,有所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自己初步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选准适当的切入口,深入文本,披文入境入情,体验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是第一个回合.然后,返顾全文,揣摩、领悟作者在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即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是第二个回合.(这就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所谓的在课文中走两个来回.)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指导学生读好重点段落和人物对话,并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将军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早年的革命经历,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第三课时,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可先让学生交流课下收集到的资料,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进行书写指导,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增加语言积累;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三、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实现目标要求
1、落实字词教学目标
中年级的字词教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军神》一课中,要求学会的生字是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也是10个.怎样去落实识字目标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数.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圈画出这些生字,一一地认读,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着力解决字音,教师出示相关词组检查学生读书学习生字情况;再读时,放手让学生凭借个人的学力,运用已经学得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这些生字及词语,着力解决字义;在练习时,再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字形,写好要求学会的生字,着力解决字形.这样分步实施,有序,有度,有效,有利于打牢学生语文的基本功.当然,这种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成了程式化的东西.比如,在介绍刘伯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准生字承(chénɡ)的同时,观察承的笔画组成,中间的了字上是三横,不能写成两横,左边是横撇,右边是一撇一捺,不是撇折.
词语教学又该如何实施呢?过去我们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今天,我们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以及直观的图文、声像资料,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感悟、体验.比如军神这个词语,它是指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人,这是它的基本义.这一词语是出现在沃克医生手术结束后称赞刘伯承的话语中,联系这一语境,我们不难理解文中的军神其实指的就是刘伯承,这是它的语境义.沃克,作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他阅人无数,已习惯了病人与生死的艰难较量,严肃而冷峻,但面对刘伯承这样一个主动不用麻药,坚持做完割了整整72刀手术的军人,他被极大地震撼了,以至于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从男子汉钢板到军神这几个称谓的变化,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沃克的内心情感在急剧升温;透过军神一词,我们不难体会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崇敬之情.军神是对刘伯承将军的称颂,更是对那种坚不可摧的意志的礼赞,这就是词语内在的情感义.这样从三个层次来感悟,学生就能由表及里深刻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从而为以后的运用作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准备.
2、锁定重难点,品军神内涵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
根据年段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基础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一、明确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指导文件,其中详细规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二、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既不过于超出学生的能力,也能保证学生在...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确定教学目标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述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便于检测.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
教学中怎样确定目标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达到...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什么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2、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分析、推理、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的示例如下:1、在《荷塘月色》的阅读教学中,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语法结构,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能力目标...
在教学中怎样把握和落实科学教育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怎样把握和落实科学教育的三维目标内容如下: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建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健全人格;三维目标要整合实现 ,将“知识与...
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三、厘清课时目标,切忌错位。课时目标既是上课的出发点,又是其最终的归宿。只有重视每一课时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才能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也只有确立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才可能进行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然而,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课时目标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往往出现精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步骤,它主要基于“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学会汉语拼音、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则强调通过实践学习,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这体现...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方法 1 立根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是熟读课程标准。经常读、反复读,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比如关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等,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准则。经常翻看课程标准,“温故而知新”。与...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通过以下几点确定:通读教材,了解本册教材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以了解本册教材及本单元教学目标为前提,确定课的课型,然后根据课型针对性地确立本课时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学习内容与课程资源,把学生置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