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流传至今,一时成为从政和经商信奉的圭臬。
曾、胡二人成功的经验,是在历经官场、商场多重磨难之后提炼总结的,是中国千年传统智慧的综合运用,指出了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应该学习的原则。
1、做官须清廉
“清、慎、勤,为居官三鉴”。
曾国藩一生廉洁,他曾说过的“做官以不爱钱为本”也是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要知道,曾国藩生逢乱世、官居一品,经他手的钱何止百万,但他生活极其节俭,其“养廉之法,全得一‘俭’字”。
曾每日吃饭一餐只吃一荤,时人戏称为“一品宰相”;平时穿的是家人织的土布衣裳,一件青缎马褂也只有逢年过节和重大庆典时才拿出来穿,至死仍然如新。
有一次,他的小儿子曾纪鸿生了重病,家里连买药的钱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左宗棠听说了这件事,雪中送炭送去一笔钱,才得以康复。
他自己曾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币如爹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合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章明鉴临,予不食言。”,在他死后,给子女留下的只是30余万卷藏书和规模宏大的藏书楼。
2、做官须稳慎
曾国藩认为,为人处世须“专在‘稳慎’二字上用心,“一念不敢白恕”,“一语不敢苟徇”,“一介不敢自污”。
不过,曾国藩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而是不断在官场中观察反思的凝练经验。
最初人仕时,他并不能够事事求稳慎,“好与诸大名大位者为仇”,颇有傲气。
后来,他便请师长前辈、亲属友人、同僚下属规劝谏讽自己的不足之处。他在家书中叮嘱诸弟:“如闻我有傲之处,亦写信来规劝”。还作对联一首,“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乃尽我心”,帖于府县官厅,昭示天下。
他一生稳慎,以至于到了“生时不忘地狱”的地步,“慎字日战战兢兢,死而后已”。
世间之事风云变幻,危机暗藏,明刀暗箭难防,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官途到此为止。而曾国藩的“稳慎”,则可以使人常怀冰渊惕厉之心,谨言慎行,戒骄戒傲,实现内圣外王之业。
3、为官会鉴人
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他在求才、选才、育才、用才、驭才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并将其思想全部聚集在了《冰鉴》一书。
曾在识人鉴人方面有一个长处,“识人之鉴,超越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行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才”。能够在初次见面时判断出来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确实厉害。
曾国藩鉴人最有眼力的例子就是对江忠源。1844年江忠源中举后去京师,由友人郭嵩焘引见了曾国藩。江其人颇有侠义之气,为人洒脱随性,不拘小节。与曾国藩畅谈市井琐事,两相畅快。江出门后,曾目送之良久。
然后对郭嵩焘说,“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继而又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后来江忠源在太平天国起义时组织团练,英勇作战,颇为悍勇。兵败庐州后,投水自杀。
竟与曾国藩在初见之时所说的不差甚多,足可观曾的超常识人之能。
曾国藩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当时天下的英杰才子。为了留住他们,他不顾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等政治军事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顶尖的科学家、学者。
4、经商须怀仁,济世惠民
红项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医药中的一朵奇葩。众所周知的是,中医药业自古秘方为上,一旦制成药品,一般人是很难辨认真假优劣的,故有“药糊涂”之说。然而,胡庆余堂创办之初,胡雪岩便亲自立下了“戒欺”匾。
“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
这就体现了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的理念,以“仁”为本,以“济”为任,以“诚”为基,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济世惠民。
那时,红极一时的二品文官胡雪岩已经年过半百,拥有土地万亩,白银三千万两,为国内首富,产业遍及钱庄、当铺、船务、丝绸、茶叶、军火各业。而他对一个小小的药号的经营竟然有着如此的仁义惠民的要求,不禁让今人汗颜钦佩。
5、公关很重要,人才不可缺
“走官场先拜宝眷,会同行先说油水”,从这里面就能够看出他的交际手腕之高明,懂得捏准七寸,对症下药。他最典型的为人处世原则就是“花花轿儿人抬人”,肯定了相互帮衬、相互维护的积极作用。
所以说,他和官场、洋场、商场,这三方面的关系都搞得很好。“要想市面做得大,自然要把关系拉得紧。”
的确,胡雪岩在官场里,胡雪岩路路通。通过古应春,胡雪岩与英、德、法等国的外国商人又搞得很热络;在商界,他又以讲信用著称,和一些钱庄搞“联号”,以双赢场面谈合作。
对于人才的取用,胡雪岩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发觉刘庆生的耐性、记性特别好,立即破格提拔为“档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理;古应春熟悉“洋场”,很会和洋人打交道,胡雪岩就把他作为和洋人打交道的干才来使用。
胡雪岩这样说过,“不会用人才怕二虎相争;到我手里,不要说两只老虎,再多些我也要叫他服服贴贴。”虽有些吹牛的成分在,但也足能显出其对人才的驾驭能力。
为什么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03.“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除了要想这两位学习这种做事做到极致的精神外,我们还应该从他们身上提取出他们成功的精华。没有一个人随随便便成功,无论是胡雪岩还是曾国藩,他们都是刻苦钻研有真本事的,所以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胡雪岩在商场上善于处理人际...
当官要学曾国藩下一句是什么
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此言出自于“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为官须看《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学习他的为官之道,对于想要从政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
做官要学曾国藩 经商要学胡雪岩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流传至今,一时成为从政和经商信奉的圭臬。曾、胡二人成功的经验,是在历经官场、商场多重磨难之后提炼总结的,是中国千年传统智慧的综合运用,指出了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应该学习的原则。1、做官须清廉 “清、慎、勤,为居官三鉴”。曾国藩一生...
做官须看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深度好文)
可谁也没想到,物极必反,胡雪岩这一生即将遭受最大变故:曾国藩死后,李鸿章决定遏制左宗棠的势力,他向慈禧太后提倡到:“排左必先除胡”,“胡”,自然是胡雪岩。清政府的介入,背后大靠山的崩塌,使得胡家丝绸生意亏本,钱庄被挤兑,曾经辉煌一时的胡氏帝国很快倒闭,而胡雪岩本人也被慈禧革职查办。难...
曹德旺: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到底学什么呢?
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我们看过了曾国藩的丰功伟绩之后,再来看一位跟他一样厉害的人物,他在经商领域有着强大攻略。他就是胡雪岩。胡雪岩频繁娶妾,常常一夜过后就休掉 胡雪岩是富甲天下的大商人,因此他在上海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人们关注的...
为什么有的人把曾国藩当楷模?
以前一直有一种说法“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做人要学杜月笙”。流毒很深,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曾国藩的确擅长做官,胡雪岩在经商方面也有造诣,而杜月笙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很多技巧。但是社会在发展,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好的,比如曾国藩做官讲权谋,而胡雪岩干的是官商勾结的买卖,杜月笙则是实实在...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内容简介
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由此,编者集结了《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以飨读者,希望能对各位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在《做官要学...
当官要学曾国藩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经商要学胡雪岩。此言出自于: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雪岩,本名胡光墉,...
曾国藩左右逢源为官秘诀:只有一个“穷”字
导读: 有句话曾经很流行:“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那么学曾国藩什么呢?郦波副教授在《曾国藩家训》一书中说:“很多人以为他有左右逢源的为官技巧,其实曾国藩自己总结就一条,只有一个字‘穷’。” 曾国藩 曾国藩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耻,以...
纵观清末历史……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如果胡雪岩拜在曾慕...
不会。 因为曾国藩明显比左宗棠死的早。如果胡雪岩在曾国藩死后还要在湘军系统里混,最后还是会依附左宗棠,然后帮着老湘营出征伊利筹饷………其实清末的官商结局基本上都是注定的。看看盛宣怀和乔致庸最后的结局。连冯玉祥都能敲诈乔家粮食五万石,现洋150万元。挺过了军阀混战还有抗战呢。挺过了抗战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