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课文原文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落花生》在哪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出现过?
《落花生》被收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90年代小学五年级课文有哪些
90年代小学五年级课文有卢沟桥的狮子,落花生,狼和小羊,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丑小鸭,会摇尾巴的狼,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春雨,日月潭,葡萄沟,师生情,蟋蟀的住宅,海上日出,再见了亲人,看月食,捞月亮,狐狸和乌鸦,西门豹,狐假虎威,小马过河,动物过冬,富饶的西沙群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课文原文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
《落花生》在哪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出现过?
您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望采纳,谢谢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课文的反问句在哪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课文没有反问句。
五年级上册 第15课落花生 为什么叫落花生 答案?
因此得名“落花生”。名称的由来:结合其收获时的这一特性,“落花生”这一名称直观地描述了这种植物果实的收获方式,使得人们一听其名就能联想到其独特的生长和收获习性。综上所述,落花生被称为“落花生”,是因为其果实在成熟时会自然剥落或掉落到土壤中,这一名称准确地反映了其独特的收获特性。
四年级上册“落花生"课的分段和段意
第一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第二三四五段写吃花生.第五段到最后一段写议花生. 落花生是本文写的主题,作者通过落花生的形象,生动地赞美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四年级上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分段写段意 《天鹅的故事》分段如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到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家做客。 第二部分(第2~8自...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怎么分段?
这篇课文是《落花生》,课文分段如下:全文分两大段,第二段是重点段。(1)种花生,收花生 (2-15)吃花生,议花生 全段分三层,第一层: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请父亲也来品尝新花生。第二层:全家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的话是主要的。他用花生作比喻,教育孩子做有用的人。《落花生》散文...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的词语有哪些?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落花生》近义词:爱慕——倾慕 居然——竟然 吩咐——嘱咐 开辟——开拓 便宜——低廉 难得——可贵 体面——颜面 希望——期望 分辨——辨别 可惜——遗憾 反义词:便宜——昂贵 可贵——可鄙 实用——无用 居然——果然 爱慕——嫌弃 多音字:空...
落花生是几年级的课文 落花生是小学几年级的课文
《落花生》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并教育人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