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题所述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在21世纪里,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让高中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创造出新的设想,新的解题思路。在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突出高中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一、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性思维,就有必要先了解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一)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
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人们通过这种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思维。数学创新性思维是指能主动的、独创地提出新的观点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而高中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高中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使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数学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数学创新性思维发挥着大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及下意识活动能力,完整地把握真数与形的关联,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的特点而且具有数学思维的特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的相关特征如下阐述所示:数学创新性思维具有创建性、新颖性的标志;积极地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统一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模式;专注与灵感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特点。
二、数学教学,要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
创造力普遍存在于人类个体之中,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潜能。高中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潜能向显能的“引发”过程,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也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回归和提升的过程,没有人的主体地位的复现,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很好地被“引发”出来,高中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培养亦无从谈起。数学不仅是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它更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一种思考和探索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数与量各种关系的方式。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创新的数学教学更应当按照陶行知创新教育的思想,激励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激发高中生产生主体地位的欲望,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高中生只有在做数学的具体过程中,能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发展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驾驭数学。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当的数学问题时,他们便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捕捉学习数学知识的要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将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的、现成的形式理论来教,而要在了解高中生现实的基础上,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由自已通过亲身的活动来发现与创造数学,在实现认知的同化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把激趣、启思、致用三者辩证统一起来,不仅教给了高中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高中生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激发了高中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意识,培养了高中生的创造能力。因此高中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以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针对性提高高中生创新意识的能力。
(一)适当时机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内容教学到一定阶段后,有必要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增强高中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能力。统摄训练是对学过的数学相关的概念、定理、单元章节等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且进行技巧性的总结归纳,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的脉络,编织良好的知识网络。采用统摄培训教学方法主要是为高中生创新性思维发挥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恰当地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高中生对自我解题思路的冷静分析,对解题结果的重新审核。在数学解题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够不断对解题的思路及结果进行完善,不断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高中生自己解题思路的审核,而且能够科学的分析教师教学的一切,打破唯书唯师论,高中生经过自己对问题或者解题思路进行系统的考量,更能够进一步的接受所学知识。为了能够让高中生有不少机会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出一些改错题或判断题等题型来发展高中生思维的批判性,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不时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对客观数学知识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平时数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的一种良好反应,表现在数学问题上就是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时就能够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直觉思维越过中间环节,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与推理等中间环节,就像英语学习中所谓的“语感”。在数学考试中,需要强烈的这种直觉思维,因为有着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不但准确率高,而且节约考试宝贵的时间,体现解题的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应该不时地对高中生进行示范,让高中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魅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直觉思维的题目,在高中生毫无准备下突问高中生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最后,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地发展高中生直觉思维。
(四)针对性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
在兵法上强调迂回,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亦如此。当一个问题在正面难以找到突破口时,就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下手,冲破思维定视,间接求解,利用正难则反的思维。数学中存在着不少的证明题,就可以利用这一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逆向思维的题目,引导高中生灵活地转换观察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角度,让高中生充分看到逆向思维的功能。
(五)有机地进行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以提高高中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集中与发散思维训练,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个问题进行发散,对于散乱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总结。创新性思维基本成分包括集中性与发散性思维,所谓集中性思维就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按照一般的单一模式,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联想到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案,这些方案不一定都具有价值,需要评判、筛选、提炼、升华。集中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要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就不能够单单从集中性思维或者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应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知识为载体,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高中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传统教育所强调的逻辑思维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转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高中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高中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使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氛围。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和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抽...

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逐步递进,体现生活,注重趣味,突出实践性,使学生切实体验数学在我们生活中,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四、积极参与,灵活多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

创新意识的类型有哪些_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提高创新的敏感性。德国教育家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成他的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和合作、民主的学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数学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探索的科学。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结论以及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细节与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严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注重各个步骤的细节,理清思路和逻辑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严谨...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多方式、多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发和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能力,才能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一、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当诱导学生暴露其原...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对某些问题,学生会提出一些...

如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首要问题在于思维的创造性。学生常常受限于固有的知识与经验,导致联想缺乏新颖性。解题时,如果缺乏丰富的知识积累,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思维模式,难以灵活应对新题型,缺乏创新的思维会限制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其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容易偏离题目要求与解题方向。审题是定向...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