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是谁

是那八位画家

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

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后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形也”。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

年龄最大的徐仲南生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比年龄最小的刘雨岑年长32岁(刘雨岑生于1904年),可以说珠山八友在中国景德镇陶瓷艺坛活跃了近百年。

这个时期中国民族正处于"国破家亡,匹夫有责"的动荡时代,珠山八友在继承我国优秀景德镇陶瓷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民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营养。

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瓷艺创作,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像一股清泉,一泄而下,不可遏止。

如王崎在瓷器上面人物,汲取了黄慎的写意手法,表现人物的衣纹和风姿,获得颇为奇妙的效果。王大凡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彩料涂到瓷胎上的落地彩技法至今影响着景德镇陶瓷艺人。邓碧珊是第一个在瓷板上描绘人物肖像的瓷画家。

汪野亭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国画的泼墨法,在瓷器上绘山水,同样出现墨分五色的中国画效果,给景德镇陶瓷的山水作品注人了生机。刘雨岑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创"水点"技法,在景德镇陶瓷粉彩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技术后来运用于烧制毛主席专用瓷,被誉为当代官窑。

艺术贡献

“珠山八友”似乎成了一定时期瓷器的代名词。虽然学术界对八人的定位还有一些异议,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重要。就像我们对待“扬州八怪”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可以撇开这些名词的争论,去实实在在的看看他们的作品。作品才是品评一切艺术价值的标尺和对象。

在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等人中,我们发现的是这样一个群体共同延续了景德镇瓷器的余韵,也是他们使得我们在近代景德镇的瓷业史上找到了一些自信。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条件。

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就像王大凡(1888-1961)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表述的一样: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

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这种带有自娱意味的直抒胸臆,让人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景德镇瓷业的危机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7
丁景春江西丰城人,陶瓷美术家,瓷绘画家,民国瓷画家,珠山小八友,景德镇公认虫草大王。
第2个回答  2013-05-19
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王大凡(1888-1961年)
  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名堃,号希平居土,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安徽黟县人。少年时来镇学习绘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仕女受汪氏影响较大。晚岁得海上面家马涛《画中诗》册,人物构图与造型遂受马氏影响。由于所受影响与王琦不同,故与王琦风格大异。王琦画风豪放,大凡则拘谨,由于大凡高寿,对景德镇粉彩人物画影响至巨。
  又,从l939年开始,王大凡彩画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色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绿之类烧成。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王氏填彩法为"落地彩"。
  其子晓帆能继承其业,侄王锡良为当代名家。
  何许人(1882-1940年)
  何许人,珠山八友之一,字德达,又名处,乳名花子(乞丐也,取其贱而命长)。从王琦建议改花子为华滋。又用陶潜《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句,更名何许人,安徽南陵人。少时至镇学绘青花,后改学粉彩。曾在民国初年应詹元广、詹元斌兄弟之聘,赴北京彩仿古瓷,得见故宫所藏历代名瓷名画,技法遂大进。
  何氏善微书,能于径寸印泥盒上书《出师表》《赤壁赋》。后专攻粉彩雪景,用笔潇洒,所作"寒江独钓",意境寂寥空阔,又作"梁园飞雪",雪拥丹阁,雍容华贵。何氏中年以后常往来于景德镇和九江之间,并于九江开店彩瓷自画自销。传世作品不多。
  徐仲南(1872-1952年)
  徐陔,珠山八友之一,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少时入南昌瓷店当学徒彩瓷,1918年受江西省瓷业公司之聘来镇管理瓷业美术,并结识王琦等人。擅长绘山水,传世品以松竹为多。
  邓碧珊(1874一l930年)
  邓碧珊,珠山八友之一,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县人,为清末秀才。擅长粉彩鱼藻,其技法颇受日本绘画影响。邓由于有文化,又在书法方面有一定修养,来镇之后颇受绘瓷艺人尊敬。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其人物画虽名重当时,但因幼年失学,也曾执弟子礼向邓学习书法。据说邓在镇最早用九宫格画瓷像,王琦早期瓷像亦由邓传授。
  邓由于包揽讼事,民愤较大,1930年方志敏军入镇后即被镇压。

毕伯涛粉彩花鸟图瓷板   毕伯涛(1885-1961年)
  毕伯涛,珠山八友之一,名达,号黄山樵子,祖籍歙县,寄居鄱阳,为清末秀才。早年曾师鄱阳画家张云山,从旅居景德镇专攻粉彩,擅长翎毛花卉。其子毕渊明擅长工笔走兽。
  田鹤仙(1894-1952年)
  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田世青,后改为田青,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斋名古石,浙江绍兴人。少时寄居江西抚州岳父家,民国初年曾任职于景德镇税务局,后任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再改行学绘瓷器。先画山水,后专攻梅花,传世作品梅花为多。

  程意亭(1895-1948年)
  程甫,珠山八友之一,名意亭,字体孚,别号翥山樵子,斋名佩古,江西乐平县人。l911年入鄱阳江西窑业学堂国画科,从张晓耕画山水花鸟,后至上海,拜海上浙派画家程瑶笙(璋)为师,画花鸟,技法遂大进。
  毕业后在九江普芳居瓷店绘瓷,1920年来镇开业,1940年前后为浮梁陶瓷职业学校教员。抗战期间返回乐平靠卖画度日,享年仅5l岁。程病逝后,人们在其卧室内发现了大量的白瓷板与宣纸画稿。程氏一生勤奋,遗留作品仍很丰富。   汪野亭(1884-1942年)
  汪野亭,珠山八友之一,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土,江西乐平县人。1906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窑专学堂(校址在鄱阳),先从张晓耕、潘陶宇学绘花鸟,后改学山水。早期作品多受程门浅绛法影响,后用纯钴绘山水,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罩填,是为粉彩青绿山水。其构图多仿自清初四王,笔法健劲色泽绚丽。

  刘雨岑(1904-l969年)
  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玉成,后改雨岑,尔后又改雨城,斋名觉庵,别号澹湖渔,60岁以后号巧翁。安徽太平人,寄居鄱阳。15岁时就读于饶州江西省立第二乙种工业学校饰瓷科,为陶瓷名家潘陶宇的弟子。l922年来镇彩瓷,擅长花鸟,并创水点桃花技法(以往扮彩艺人在瓷上画花头,以玻璃白打底,再慢慢用洋红之类染出浓淡。刘则不用洗染法,仅用含料的水笔点出,使花头显得活泼自然),在粉形艺术上产生极大影响。晚年多见任伯年、新罗山人原作,技法大进,其作品形象生动,设色清新,但传世物不多。

汪野亭粉彩山水人物图笔筒
高13.8厘米
估1.2万-2.2万 成交价3.52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19
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