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草原,第一段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

如题所述

老舍《草原》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修辞手法,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一)观察有序:从天上写到天底下,从远处的小丘、羊群写到近处的骏马、大牛,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由上到下,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所以文章的层次很清楚,写起来自然就不会乱了。因此,我们无论写什么景都要先想好按什么样的顺序去观察,由远及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四周到中间……观察晚这一处再去那一出,但是不能走回头路,带着读者兜圈子可不行的吆!

  (二)抓住特点:草原的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一碧千里,小丘连绵起伏,羊群、骏马、大牛这都是草原的特点。作者抓住了这些特点,有选择的重点写了羊群和小丘。我们在习作中也应该做到这一点,比方说,秋天的池塘,池水清澈碧绿是特点,点点浮萍是特点。又如春姑娘来了,草地绿意盎然是特点;而秋婆婆来时却把大地扫得一片金黄。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多对比,这样是能把握住所写景物特点的。

  (三)巧用修辞:打比方、拟人的写法,在写景的文章中可谓是司空见惯,最为常用的。看“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写得多么形象生动。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举不胜举。老舍先生在《林海》一文中写到”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把大兴安岭写成了一个爱打扮又很会打扮得姑娘,形象地写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因此,描写中适当地运用这些写法,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

  (四)动静结合:一幅山水画,画家总喜欢点画上几个游人,仿佛这样静止的画面就有了生气,细细看来,还果真如此。其实作文亦如画,异曲同工!写景的文章,事物不可能都是静止的,写树林、湖面、凉亭既可以静态的去写,也可以动态描写。比如树林的幽静、湖面的平静、凉亭的别致,也可以写风起树林的摇曳起伏,湖面的波光粼粼,凉亭中游人的嬉戏。片断中“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这是静态的描写;而“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则是动态的描写。这样动静结合,景色自然是生气盎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5
修辞追问

请问,老舍的《草原》这篇文章第一自然段有几道题目不会,求解! 1.用波浪线画出两个比喻句。第一句用 比喻 。第二句用 比喻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这段文字在描述时,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从 、 、 、 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写出了草原 的

那这些题你能帮我解答吗?

给你好评

追答

追问

只解决第二题就行!急用

《草原》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草原》 这篇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中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此句用排比句,写出草原的环境好。二、“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此...

老舍的草原,第一段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老舍的《草原》,第一段:写了美景和乐趣,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草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草原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草原》第一自然段作者联想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

草原第一段中,“绿毯”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里“绿毯”是指大草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大草原比作是一张巨大的绿毯,把羊群比作是大花,白色和绿色,搭配得多么和谐,移动的羊群给草原增添了无穷的生机,这动静结合的写法,把草原写得更美丽了。附: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课文《草原》(作者:老舍)第一段:这次,我看到了...

16课草原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好在哪里
拟人的修饰手法,突出了草原的有趣。第1自然段是文章第一部分:讲作者初见草原的美丽景色.天空清新明朗,天底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使人浮想联翩.第2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讲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隆重而热闹,体现了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第3自然段是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讲蒙古包主人...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第一段的一个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用了比喻的手法,“绣”字更加形象地写出了洁白的羊群给草原带来无限的生机。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草原的辽阔、壮丽。本题为老舍《草原》阅读理解题。课文介绍:...

请问,老舍的《草原》这篇文章第一自然段有几道题目不会,求解! 1.用波...
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小丘比作中国画,好处是将草原的美形象地展示出来,写出了无限的生机。采用了写景的手法,从小丘的颜色、小丘的线条、羊群的点缀进行描述,草原辽阔美丽。你确定是四个方面而不是三个方面吗?我是三个方面的,会不会是你搞错了,我就这样了 ...

《草原》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草原》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

草原一课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举例说明
比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学习课文《草原》第一自然段的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一个片段...
描写思路:以课文内容作为主题,结合自身感受,真实得描述,正文:大青山海拔高1500多米。山上的岩石奇形怪状,在路上一层一层的台阶不得不使我停了下来,可我一直在想着:坚持就是胜利!最后,终于爬上了山顶!在山顶,我们看到了冰臼群,冰臼就是在一块隆起的岩石上的一些坑;听爸爸说,青山原来是...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