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36字决中: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 应该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意思是身居高位,应清醒认识到高位不是给与自己的,不能以此为自己谋私利;身居高位要时刻小心,高位是不能与你共始终的,不能高枕无忧;身居高位要经常想想,是不是已经胜任其职,不能以此而骄横跋扈。

不与:不随便答应别人的要求和利用职权为人谋私利。

不终:不要贪恋高位。该让位时就得让。

不胜:在高位的人。不可以压制下面的人!要为国家推荐人才!

出自——清代曾国潘家书。

扩展资料:

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

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

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其中之一就是《曾国藩家书》。”今人可以《曾国藩家书》研究学习。它记述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从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后人研究曾国藩思想的宝贵资料。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

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曾国藩家书自时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

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潘家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8
身居高位,应清醒认识到高位不是给与自己的,不能以此为自己谋私利;身居高位要时刻小心,高位是不能与你共始终的,不能高枕无忧;身居高位要经常想想,是不是已经胜任其职,不能以此而骄横跋扈。这“三不”的考虑就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充分表现了他对风云波谲的政治人生和险恶难测的官场处境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思考。同时,也说明,曾国藩虽握有重权,但却能淡看功名利禄,颇有宽阔的胸怀和洒脱的人生态度,所以他能长期屹立官场而不倒。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4
不与:不随便答应别人的要求和利用职权为人谋私利。
不终:不要贪恋高位。该让位时就得让。
不胜:在高位的人。不可以压制下面的人!要为国家推荐人才!
只是我一家之言!
第3个回答  2011-06-12
不与就是不结党的意思。
不终是指不恋高位,不能长居高位,以免晚节不保。
不胜是指不能胜任,不称职。

曾国藩家书里稍有提及,本人归纳的大体意思,大家一起探讨下。
第4个回答  2011-06-02
变:居高位之道,不与,不终,不胜。
不与,老子说过:“善胜敌者,不与。”是说善于战胜敌人的人,并不和敌人做正面交锋。
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天助我也,很少有不失败的。

曾文正公算是有清一代的绝代名臣了,功高如此而得善终,果然有过人之处。

曾国藩36字决中: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 应该怎么理解?
意思是身居高位,应清醒认识到高位不是给与自己的,不能以此为自己谋私利;身居高位要时刻小心,高位是不能与你共始终的,不能高枕无忧;身居高位要经常想想,是不是已经胜任其职,不能以此而骄横跋扈。不与:不随便答应别人的要求和利用职权为人谋私利。不终:不要贪恋高位。该让位时就得让。不胜:...

D114:居高位之道
不与,字面的意思是不参与,要表达的意思是天下为公,做了高官或领导者,不能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私产、用于满足自己的私欲。孔子极度赞美舜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提出,一是舜禹不是自己有心求得天下;二是他们得到了天下任用贤能的人,而没有独断专行;三是天下大治,舜和禹并没有把功劳归于...

曾国藩的三畏三不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人要常存敬畏之心,要有“三畏”,即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而保持敬畏之心,就要做到“三不”,即不与,不终,不胜。不与,北大有位教授解做“不参与”,不算确解。与之本意是给与,给还不是多...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受益匪浅 经典!)
厚重是贵相,轻薄之人不可用。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盘,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相貌与谈吐相结合。廉: 护官之符。 清,勤,慎,为居官三鉴。 保持廉洁,必能服众。 人为财死,少贪少祸。 行大事者,不尚小廉。 养廉之法,全得一俭字。勤: 勤奋是人生第一...

不到8字名人名言
•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

曾国藩成功的“六诀”是指什么?
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 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 天助我也, 很少有不失败的。 悔: 不怕揭开自己的短处。 悔, 知缺补缺。 悔字与谦字相因, 即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视察纠正自己的不足。 自知之明比先有自知之勇, 这是悔字的发端。 多与怨恨你的人交往,...

曾国藩的性格是怎样的
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 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 天助我也, 很少有不失败的。 悔: 不怕揭开自己的短处。 悔, 知缺补缺。 悔字与谦字相因, 即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视察纠正自己的不足。 自知之明比先有自知之勇, 这是悔字的发端。 多与怨恨你的人交往, ...

曾国藩是怎样做到改变自己性格的
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 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 天助我也, 很少有不失败的. 悔: 不怕揭开自己的短处. 悔, 知缺补缺. 悔字与谦字相因, 即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视察纠正自己的不足. 自知之明比先有自知之勇, 这是悔字的发端. 多与怨恨你的人交往, 因为...

做人的原则经典语句
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 天助我也, 很少有不失败的。悔:不怕揭开自己的短处。悔, 知缺补缺。悔字与谦字相因, 即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视察纠正自己的不足。自知之明比先有自知之勇, 这是悔字的发端。多与怨恨你的人交往, 因为他们对...

关于曾国藩的性格分析?
钝拙又是与含浑有密切联系的。浑者,浊而不清也;也指糊涂,不明事理;亦有天然之意,如浑朴,浑厚,浑金璞玉。守拙用浑,是曾国藩性格特质中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政治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白人是非,不可过于...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