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的性格分析?

曾国藩的性格的具体分析并对应举个例子.谢谢!

从曾国藩一生的不凡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具有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等地道湖湘文化性格的儒将。这种特征在他的日记、书信等文字记载中就有大量的反映。

明强 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明是强的前提,须先明而后强;强从明出,不明不强。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

拙浑 拙浑即拙诚浑含。曾国藩时常自称“钝拙”,因而主张去伪崇拙,不尚机权,以“拙诚”破“机巧”。钝拙又是与含浑有密切联系的。浑者,浊而不清也;也指糊涂,不明事理;亦有天然之意,如浑朴,浑厚,浑金璞玉。守拙用浑,是曾国藩性格特质中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政治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坚忍 曾国藩还经常将忍之涵养置放于时间与空间的大背景里来定位,这就使得他所身体力行的坚忍,具有极大的涵容性和主动性。正因为有这种认识,翻开曾国藩著作,坚忍维持、坚忍力争、坚忍支撑、坚忍不懈等字眼随处可见。曾国藩认为,讲坚忍得讲方法。他的方法是随而解之,不置胸次。就是随时加以化解,不往心上去,不能傻忍,以致伤肝伤身。总之,忍以克己,是曾国藩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从一个文弱书生而平步青云的重要原因。

平实 平实即平易笃实,是一种看似平淡、实则难持的性格特质。曾国藩认为,为人一要平和,二要求实。平和不仅可以养德,而且可以保身。“大抵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求实就是要“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他对一些文人士子的夸夸其谈、自命不凡、言过其实颇不以为然,认为“文士之自命过高,立论过亢,几成通病”。他用人时,比较偏爱用“乡气”重的人,盖因其敦实淳朴,少浮滑之气。

敬恕 曾国藩对人对己都重视敬以持躬、恕以待人的敬恕精神。为什么要敬要恕呢?他认为,敬恕是作人之道,立德之基。能敬,则心志坚定而不放荡;能恕,则不为一己私利所蒙蔽。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早年在京城为自己制定的身心性命修养的日课表上,第一条就是“主敬”,即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曾国藩还将“恕”列为后代必须遵循的“八德”之一,“三致祥”之一。

勤恒 曾国藩天资平平,一生事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勤勉守恒所致。勤于事功,故得以建立奇功异勋;勤于学业,故得以遗存著述卅卷;勤于修身,故得以被家族后人尊为楷模;勤于教子,故得以使晚辈桃李成荫。曾国藩说:“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他认为,勤如天地之阴气,立身居家,作官治军,都是依赖阳气鼓荡。勤则兴旺,隋则衰颓。所谓勤,就是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勤字功夫,一是要早起,二是要守恒。因此,他推崇早起,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认为治家要以不晏起为本。

俭廉 人生在世,需要长相厮守的东西很多,居家过日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守俭;做官忙事功,最重要的莫过于守廉。一俭二廉,自然成了曾国藩约束家人的道德规范。他自己则身体力行,终身自奉寒素,清淡度日。他说:“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廉需俭养,俭因廉生。所以,他反复强调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做官而不发财,是守廉的基本之义。一旦决意从政,就要断发财之念。不贪财,不苟取,是曾国藩为官之信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有这般清醒的认识和清楚的交待,反映了曾国藩的恪守传统道德的封建士大夫的风貌。

谦谨 谦谨即谦虚恭谨。怎样识别谦与不谦?曾国藩指出:“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这就是说,谦谨是存之内心的,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流露在外表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面色。谦不谦,谨不谨,一看面色就知道,那些习惯于自以为是,颐指气使的,往往一副舍我其谁的面色,目光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二是言语。言语是思想的外壳,骄横的人并没有在额头上写上骄横二字,但言语之间透出的横气、霸气,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因之欲要谦谨,必得言语温婉。三是书函。言语一变成文字,就白纸黑字了,所以落笔亦慎,用词亦圆融,不要口气太大。四是随员。为官不但自己要谦谨,还要让随员们学会谦谨,有的随员颇有气焰,狐假虎威,反而添乱帮倒忙,毁了主子的名声。所以选带随员要慎,管教随员要严。

曾国藩文化性格特征的形成,在湖湘士人性格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湖湘之地由于远离中原发达地区,地僻民穷,其地理自然条件比中原地区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中,铸造了楚人倔强、执著的地方性格和独特民风。近世湖湘士人勇于任事、敢于牺牲的坚韧性格即由此而来,在曾国藩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另一方面,两宋以后,湖南成为“理学之邦”,儒家思想成为湖湘士人的基本信念。曾国藩出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经过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理学观念的艰苦修炼,遂又体现出儒雅的、圆融的、高度教化的一面。曾国藩将两方面不露痕迹地融会在一起,于是就有了适应当时特定环境的儒雅的“血性意志”和性格特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曾国藩:成大事,大都是这四种性格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志:
  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人生由立志开始,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若能立志, 圣贤豪杰, 无事不可为。
  凡蒋相无钟, 圣贤豪杰亦无钟, 只要人肯立志, 都可以做得到的。
  恒:
  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一为坚持, 二为专注, 三为渐进。
  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专:
  力气用到点子上。
  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 由其每治一事, 处心积虑, 不达目的决不止。
  心越用则越灵, 技越推则越巧。
  熟:
  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源于勤, 熟导致精。
  裕:
  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治心当以 “广大” 二字为药。
  局量太小, 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胸怀宽广, 气量宏大。
  一笑即可了之。
  静:
  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
  静坐克己, 静坐反思。
  静能生动, 更能制动。
  非静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成才, 宁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 我打第二下。
  淡:
  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 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 读书不求官, 修德不求报, 能文不求名。
  暇:
  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
  暇谋: 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 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 气定神闲, 要以四两压千斤, 安定人心。
  松: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心态上进行放松, 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
  大事抓紧, 小事放松。
  理财: 来的松, 销的旺。
  第三篇: 塑造形象之诀:
  明:
  眼越明, 心越亮。
  凡办大事, 以见识为主, 才能为辅。
  人贵自知, 自知则明。
  深明大义, 晓明大体。
  天下事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事前易暗, 事后易明。
  人才以陶冶而成, 以勉强磨砺而生。
  办事不外用人, 用人必先知人, 知人之道, 总须多看几次, 亲加观察, 方得其大概。
  由谦, 勤而生明。
  五到者: 身到, 心到, 眼到, 手到, 口到。
  四多者: 多看, 多做, 多问, 多想。
  实:
  靠岸 “认真” 二字大天下。
  脚踏实地, 从浅处, 实处着手, 事业才能可大可久。
  以朴实为根本, 培植根基, 而后再讲权变, 方能无虞。
  用人当用朴实可靠之人, 对于成大事者而言, 用人不慎, 必败无疑。
  天下事当从大处着眼, 小处下手。 凡事都非一触可就, 都要经过不断累积, 由小而大的过程。
  天下事知得十分, 不如行得七分。
  硬:
  真豪杰从不轻言放弃。
  惟志趣高坚, 则可变柔为刚。
  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 至于成败, 则不复计较。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 有所贪有所利者居其半, 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 古来成大事者, 半是天缘凑泊, 半是勉强迁就。
  人贵自强, 求人不如求己。
  凡危急之际, 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其在人者, 皆不可靠。
  硬字, 既包含着坚持不懈的拼劲, 也包含者忍辱负重的意味。
  俭:
  好东西都得省着用。
  对一国统治者而言, 一身节俭, 则上行下效, 举国节俭, 如此则国用日足, 国力日强。
  持身俭, 则自尊自立, 不求他人。
  治家俭, 则家业兴隆, 永世不坠。
  为官俭, 则以俭养廉, 局高不败。
  历览有国有家之败, 皆由骄奢所致。
  由俭入奢易, 由奢返俭难。
  凡世家子弟, 衣食起居, 无一不与寒士相同, 可成大器。
  戒奢要从苗头开始, 而不是等待以成习惯再行改变, 那就是极为困难了。
  重:
  稳当从容, 可当大事。
  君子不重则不威。
  “整齐严肃” 是重字的根本内容
  稳重行事, 有胜无败。
  打仗不慌不忙, 先求稳当, 次求变化。
  厚重是贵相, 轻薄之人不可用。
  邪正看眼鼻, 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 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 风波看脚盘, 若要看条理, 全在语言中, 相貌与谈吐相结合。
  廉:
  护官之符。
  清, 勤, 慎, 为居官三鉴。
  保持廉洁, 必能服众。
  人为财死, 少贪少祸。
  行大事者, 不尚小廉。
  养廉之法, 全得一俭字。
  勤:
  勤奋是人生第一要义。
  勤政是居官首务。
  从一个人的勤奋程度, 便可以预知他能成多大的事。
  勤奋之道, 精力虽止八分, 却要用到十分, 权势虽有十分, 只可使出五分。
  办大事者, 在内贵有志气, 在外贵得人心。
  由勤生明。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要并行。
  家之兴衰, 人之穷通, 皆于勤惰卜之。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才人, 皆以一傲字致败。
  勤的过头, 也将适得其反。
  慎:
  多一分谨慎, 多一分胜算。
  如果由慎而惧, 胆子越来越小, 恐怕就什么事也办不了了。
  心存畏慎,居高不败。
  慎字, 即有所畏之意, 有所畏惧, 办事就会认真不苟, 必深思熟虑而后行。
  有所畏, 则无论何时都不会自满骄傲, 不致因骄而败。
  居高位而不败之法, 只有谦虚谨慎也。
  祸从口出, 立言宜慎。
  多言之害: 易得罪人, 易傲, 易欺,易败。
  无多言, 多言多败, 无多事, 多事多患。
  以慎治骄, 立于不败。
  勤字所以医惰, 慎字所以医骄。
  忠:
  办大事要树立好品牌。
  事上以忠, 办公事须如己事。
  忠字是升迁晋职的必由之路, 也是名垂千史的不二法门。
  仁:
  紧紧抓住人心。
  用恩莫如仁, 用威莫如礼。
  推己及人, 多替别人着想, 仁也。
  要树立自己的威信, 就要以礼服人。
  用兵以得人心为第一要义。
  带兵如父兄带子弟一语, 最为仁慈贴切。
  要做到仁, 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要符合礼的要求。
  救济灾民, 是乃仁术也。
  诚:
  言而无信, 则一钱不值。
  无论勤字, 慎字, 必须以诚为本, 才会有用武之地。
  至诚不欺, 英雄基业。
  诚,专心纯一, 不欺。
  祸机之发, 莫烈于猜忌, 此古今之通病。
  以诚心求之, 虚心处之。
  以诚换诚, 无人不诚。
  一语失言, 就会招致别人的不信任。
  即使少数人不以诚待己, 也终会遭到舆论的谴责, 使之醒悟。
  鄙意用兵之道, 最贵自立, 不贵求人。 驱将之道, 最贵推诚, 不贵权术。
  敬:
  赢得上进的空间。
  自敬方能自尊, 敬亲方能齐家, 敬人方能使人敬己, 敬业方能事业有成。
  欲人敬己, 必先自敬。
  吾辈读书惟敬字, 恒字二端, 是彻始彻终工夫。
  在不自足的驱使下, 不断更上一层楼。
  贤者敬而贵之, 不肖者敬而远之。
  恕:
  多想坏人, 不如多想好人。
  有了恕, 就有了强大的人格凝聚力, 像雪球一般, 越滚越大。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爱己之心爱人, 在人际交往中, 应当承认尊重彼此之间的个性差异, 求大同, 存小异, 宽以待人。
  恕, 要求宽以待人, 不可求全责备, 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恕, 眼光远一些, 胸襟阔一些。
  凡事让一步, 留人余地, 留挤己方便。
  容人之短, 与人为善。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以德报怨, 化敌为友。
  受欺不受欺, 全在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尖刻待人会招祸, 恕则可免祸。
  和:
  和能生威, 用和打造团队精神。
  一个集体或团队齐心协力之和, 是成功的基本。
  和之不和, 私仇不入公门。
  和不是凑合, 不能为了和而放弃原则, 做好好先生。
  言教不如身教。
  谦:
  君子大过人处, 只在虚心而已。
  谦字的实质是卑己高人, 以足为不足, 永远不自足, 始终给自己留下追求的空间, 不断进取。
  谦者, 众善之基, 傲者, 众恶之魁。
  谦以自持, 严以驱下。
  谦虚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
  天下无穷进境, 多以不自足二字作出。
  有成之时, 谨尊 “花未全开月未圆”。
  谦亦有度, 过谦则近伪。
  谦本来是尊重他人, 最终也获得他人大尊重。
  谦虚要以事实为依据, 不能过低贬低自己。
  不能过谦, 过谦则下无敬畏之心。
  防止过谦的方法, 是用实, 诚二字加以纠正。
  挺:
  坚忍支撑, 可建非常之业。
  挺身入局, 敢于担当, 才有成事希望。
  自古以来, 局外之议论, 不谅局中之艰难。
  世上的事能不能胜, 就看你挺不挺的住, 危急时刻, 要坚持住。
  辣:
  莫因仁慈而误大事。
  眼明手辣, 其精义是简单有效, 干净利落。
  以严为师, 欲正人, 先正己。
  慎独。
  出了问题, 不是怨天尤人, 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看自己有没有过错,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难能可贵。
  治家贵严, 严父多孝子。
  细思为政之道, 得人, 治事, 二者并重, 得人不外四事, 广收, 慎用, 勤教, 严绳。
  督责者, 商鞅立木之法, 孙子斩美人之意, 所谓千金在前, 猛虎在后。
  表彰一个人时, 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 批评就是在私下里单独进行。
  变:
  成大事者, 应适时求变。
  夫兵形像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古人用兵, 最贵变化莫测。
  慎变, 吾因小利小害而轻易变化。
  居高位之道, 不与, 不终, 不胜。
  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 天助我也, 很少有不失败的。
  悔:
  不怕揭开自己的短处。
  悔, 知缺补缺。
  悔字与谦字相因, 即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视察纠正自己的不足。
  自知之明比先有自知之勇, 这是悔字的发端。
  多与怨恨你的人交往, 因为他们对你的过错最敏感, 也最能予以无情的抨击指摘。
  曾国藩的两悔: 制怒, 泯忌。
  迁善改过, 悔字调整人生。
  知地之大而我居者小, 则遇荣利争奇之境, 当让以守其雌, 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半者少, 则不敢以功名自持, 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知是天地宽, 贪得宇宙窄。
  耐:
  坚持定能胜利。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没有一份耐心, 如何过得。
  曾国藩将耐字分为: 耐冷, 耐苦, 耐劳, 耐闲。
  遇到难办之事, 一定要冷静, 沉着, 稳大稳扎。
  学问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 不可速求, 要如愚公移山。
  缓:
  事缓乃圆, 好从慢处来。
  曾国藩办事不求速成, 治兵也不愿速进。
  曾国藩办事喜欢从长远考虑, 稳中求成。
  滑:
  不愿做的事更要做。
  迷人之迷, 其觉也易, 明人之迷, 其觉也难。
  由滑而奸, 取祸之道。
  展:
  化大事为小事。
  将难办之事搁置起来, 留待最佳时机解决, 使之更加完满。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浑:
  由聪明变为糊涂。
  藏锋觅迹, 不过于显露, 方不至招人嫉恨, 做事不要棱角分明, 而是留有充分的余地, 方能与人方便, 与己方便。
  好露不浑, 天之所恶。
  天道有三恶: 天道嫉巧, 天道嫉盈, 天道嫉贰。
  巧: 是欺诈之意。
  盈: 是骄傲自满, 做事太过之意。
  贰: 反复无常, 言而无信。
  察见渊中鱼者, 不祥。
  锋芒毕露, 为当权者所嫉, 亦为同事所嫉, 前者担心有人争权, 后者出于嫉妒。
  意不可说尽, 势不可用尽。
  浑字是收敛才华, 积累才华, 进而显露才华。
  浑不是一味含而不露, 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不显露出来, 无人知道, 恐怕只能浪费了, 问题是要把握机会, 知道什么时候显露, 露到什么程度, 都因情况而异,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 一般情况下不要露, 也不能一次合盘托出, 露出底细。
  忍:
  能忍人方能胜人。
  忍字第一义: 要求具有超强的自制力, 此为修身忍。
  忍字第二义: 要求有容人之量, 于人为恕, 于己为忍, 此为处事忍。
  忍字第三义: 要求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 为达到目的不惜牺牲一切, 此为战术忍。
  忍字第四义: 当断则断, 不留后患。
  忍的张力,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为官, 第一贵忍辱耐烦, 次则贵得人和。
  长傲, 多言为二弊。
  忍是取势, 得意须想着失意, 进身须掂量退步。
  忍的和力, 与人脸面, 与己方便。
  忍的毅力: 忍到最后才是真工夫。
  退:
  退一步, 进两步。
  急流勇退, 保全末路。
  盛时常做衰时想, 上场当做下场时。
  有盛必有衰, 不可不预为之计。
  不以得之而喜, 不以失之而悲。
  急流勇退要求当事人舍得放弃名和利的诱惑, 安于淡薄宁静的生活, 还要求当事人退下来之前, 先为自己找好安身之地, 未雨绸缪。
  圆:
  不妨多转几个圈圈。
  立者, 发奋自强, 站得住也。
  达者, 办事圆融, 行得通也。
  待人光有真心诚意是不够的, 表现诚意才是最重要的。
  写字先求圆润, 此求敏捷。
  举止留心一重字, 行文留心一圆字。

参考资料: 广东特牧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关于曾国藩的性格分析?
从曾国藩一生的不凡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具有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等地道湖湘文化性格的儒将。这种特征在他的日记、书信等文字记载中就有大量的反映。明强 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

曾国藩有哪些性格特征?
(一)强身性格:一天一天让自己壮大起来 遇到困难,不低头,不趴下 立下大志,赢定人生胜局 做好准备,随时超越别人 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人生平台 不要空呐喊,而要亲自干 (二)挺立性格: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自信与豪迈是成功的砝码 放远眼光,图谋天下事 敢于去承担大风险 靠求知丰富自己的大脑 曾...

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内容简介
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揭示了其善思多变、灵活应变、求稳不急、圆通不争、善打“太极拳”的性格特征。他面对逆境,不畏艰难,以变应变,渡过人生一个又一个险境,成全自己一生大业,证明了以变应变是成大事的基本性格。曾国藩求稳,从不急于显露身手,而是细心思考,稳中求胜。这与《孙子兵法》和《三十...

曾国藩是怎样让自己性格产生改变的
曾国藩性格的改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我反思。他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剖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念头。每当与人发生争执、处理事务不当,他都会深刻反思自己的过错,分析性格中的急躁、傲慢等缺点,通过不断自省来警醒自己,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其次是阅读修身书籍。曾国藩熟读儒家经典,对《论语》...

曾国藩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沉稳,心机很重。他的性格很适合清朝官场,他的官场处世哲学,所向无敌。

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

名人曾国藩刚柔并济的故事
曾国藩性格中的“方圆”,也可理解为“刚柔”。“刚”让他四次抗旨,以保湘军。曾国藩刚练水勇时,水陆两军约有万余人,这时若和太平天国的百万之师相抗衡,无异是以卵击石。因此曾国藩为保护他的`起家资本,曾四次抗旨朝廷。“刚”是曾国藩性格的本色,如果他一味的刚硬下去,恐怕是确如相术之人...

曾国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平实 平实即平易笃实,是一种看似平淡、实则难持的性格特质。曾国藩认为,为人一要平和,二要求实。平和不仅可以养德,而且可以保身。“大抵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求实就是要“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完人”曾国藩
2.性格迥然不同。曹操生性多疑,几乎没有他可以信任的人。曾国藩生性敦厚,儒雅。受儒家,理学的影响深远。这也是他通往圣人路上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曾国藩说到做到。左宗棠在“瑜亮情绪”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国藩,始则挖苦打击,终则以怨报...

从笨人到圣人,曾国藩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不过是每个人的优点不一样而已,有的人天生不适合学习。曾国藩从笨人到圣人,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性格,为官之后的他,所有的事情都尽可能的自己处理,不假借他人之手。而且他更善于发现一个人的长处于劣势,知人善任。就算是最后成为高官,曾国藩也都坚持每天自我反省,检讨自己所做的事情,知错就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