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有什么疑问?

如题所述

古诗中的文字游戏——《古诗三首》
韵味悠长的古代诗歌,擅长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和细腻的情感,诗人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才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其中一个妙招。
一、诗歌中的“关公战秦琼”
读完诗歌《出塞》之后,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问题:首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难道真的要理解为秦朝时期的明月照着汉朝时期的关口吗?这两个时间不同的对象难道真的要单独理解,就像是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吗?
当然,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生活实际。那这个句子又该怎么理解呢?这时就必须提到一种写作技巧,它就是互文。
所谓的互文,也叫互辞,是古人创作诗文时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理解互文这种手法时,我们需注意到诗中的上下两句或者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如《出塞》的首句便是后者。这一句话看似说两件事,其实两个对象是相互呼应,互相表达,说的是一件事。而我们在理解时,也要将两个对象有关的意思相互补充,以此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出塞》首句的理解应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边关”,有着“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的感觉,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这种互文手法,你理解并且学会了吗?
二、石头也无法阻挡
若问汉代边境的匈奴人害怕朝中哪位将军,想来“飞将军”李广一定会榜上有名!可同样都是经历无数战事的将军,为什么匈奴人就这么害怕李广呢?这是因为李广不仅有勇有谋,还箭术高超。
据说,有一次李广和自家子弟们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趴在草丛里。李广丝毫没有惊惧,而是极为镇定地拉弓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那时候还没有动物保护主义,所以李广就用老虎的头骨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武勇,并将自己的便器(类似夜壶)用铜铸造成老虎的形状,以此表示老虎也不过如此。
后来,李广他们再次在冥山南面打猎,又发现一只老虎伏在地上,李广再次拉弓射虎,箭矢“嗖”地飞过去,力气之大连箭的尾羽都射进去了,但是,老虎却没有任何动静。他们没办法,只能大着胆子走近细看,结果发现那不是什么猛虎,而是一块长得很像老虎的大石头。李广看见箭射入石头,没忍住又试射了几箭,结果把剩下的箭头都射钝了,也没有射入石头的。
这也证明了人在危急情况下的力气之大,就算是困难如石头般坚硬又怎样,只要心志坚定、技艺高超,谁都不能阻挡!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为将军的李广英勇善战,为汉朝的国防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军队部下也谦虚和蔼,即使是当朝的皇帝和匈奴的单于,都对他很是敬佩。但是,英雄并不总是会有美好的结局。由于军队缺少向导,李广率领的军队在征战途中迷路,未能及时与卫青率领的军队会合,导致匈奴单于在战斗中逃脱。这样的失败让从军多年的李广引以为耻,而他也不能容忍其他人对自己的侮辱,因而挥剑自刎。
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忍不住为他痛哭,史官司马迁则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来。而李广的品格与贡献让人钦佩,即使他已经死去,人们也会永远地铭记。
四、凉州并不“凉”
同学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一首诗的标题与注释呢?作品提到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这个地名,是不是给人一种黄沙漫天、非常荒凉的感觉呢?
其实,凉州在古代并非荒凉之地,反而非常繁荣。凉州当时处于中原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带,民风彪悍。由于地势险要,凉州一直以来都是西北地区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甚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这五个政权都曾先后在此建都。
在唐代,凉州是众多西域商人的必经之地。来自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的西域商人贩运珠宝、香料等物品来到中原,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回本土。他们驻足的凉州城变得很是喧嚣,成了贸易之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这也成就了凉州“五凉古都”“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的美名。至今提到凉州,人们还是会联想到那古老的通商贸易,异域商人们的彼此谈笑,他们身下的骆驼咀嚼着草料,脖子上挂着的驼铃轻轻作响……
五、葡萄“有毒”便成酒
说到葡萄,我们可能会想到水果葡萄、蜜饯葡萄干,还会想到一种酒类——葡萄酒。虽然葡萄酒并非我国特产,但是它传入我国的时间却相当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出使西域的张骞便带回了葡萄及葡萄酒,也带回了葡萄酒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而且总将葡萄压紧储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的后宫嫔妃里面有一个妃子对生活产生了厌倦,为了摆脱这样的日子,她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葡萄酿成的饮料。没想到,一口滋味非常美好的“有毒”饮料下肚,非但没结束她的生命,反而令她异常兴奋。于是,这个妃子对生活再次充满了信心。她把自己品尝到的葡萄酒盛了一杯专门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从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慢慢地,葡萄酒也就随之产生了。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与我国一个古老的神话相类似呢?都是想用“有毒”的东西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猜猜看,这个神话是什么呢?
回答于 2022-06-24
赞同2
家长了解!儿童近视不用配眼镜,3-15岁适用,不受近视苦!

坎钠生物广告
看YY直播,根本停不下来
00:23
YY版本8.17.1
广州津虹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
权限
立即下载
YY广告
四年级必读书籍推荐,潮流新品,好货热卖,更多优惠尽在淘宝!
四年级必读书籍推荐,购物上淘宝,优选材质,用的舒心!在线下单,省时省力。你要的好货尽在淘宝网,安心享受网购乐趣!
广告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七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
视频回答
漳州胖胖老师
6浏览
更多专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1《古诗三首》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语文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有哪四首古诗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2、《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4、《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送元二使安西》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被谱曲后成为传唱的名曲,曲谱从唐朝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我们还能听到“阳关三叠”的悠悠琴音,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清晨雨过后,路正好走;旅馆前的杨柳依依留人,正好折柳送别。已经喝了很多酒了,一杯又一杯,真的不想你走啊,但是没有办法,最后再干这一杯,因为出了阳关就没有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了,就让这杯酒载着我的友情伴你长行,让你不感到寂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情深长,情意绵绵。
爱知识爱教育
144浏览
正版小学生背古诗词75首 彩图注音版小学生古诗75首 唐诗背古诗词大全集书全小学生80 语文阅读训练
值得一看的古诗文相关信息推荐
¥14.8 元¥14.8 元
购买
simba.taobao.com广告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电子版
最近10分钟前有人下载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广告
全部
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有什么疑问?
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2、《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3、《黄鹤楼送...

古诗三首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记录下来?
6. 这首诗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是什么?7. 诗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对我来说很费解,需要怎么去理解?8. 对于诗的翻译和理解,有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或者资源可以参考?9. 如何更深入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价值?10. 这三首诗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或主题上的相似之处?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问题,你的具体疑问可...

四年级上册九课《古诗三首》诗人是怎样描写的?从诗中明白了哪些人生哲理...
《古诗三首》当中明白了那种借物喻人,反映作者那种情怀的一种

四年级上册九课《古诗三首》诗人是怎样描写的?从诗中明白了哪些人生哲理...
三首诗歌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21课古诗三首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惑?
四年级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可以提什么问题
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 【小学四年级】上册: 1、题西林壁 作者:【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这三首古诗的异同?
《古诗三首》是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教材第七单元第二十一课。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题西林壁一诗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明了什么道理?雪梅一诗表现了雪和梅的特点,并告诫人们什么?暮江吟一诗描写了旁晚和夜晚江边的什么景物是可爱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不同的角度描写不同的事物。而古诗教学更重要的...

点一下就行,在四年级下册第1课是古诗词三首能提出什么疑惑的问题?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歌咏苏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