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题所述

“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拥有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收获良好的命运。”19世纪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李得的这段名言,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人的行为、性格及其命运的内在联系。这条名言告诉我们:一个孩子自幼养成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命运。一、培养学生倾听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孩子由于年龄小,还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因此不会听课,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就是“用心细听”,是人们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耐心的倾听,更要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我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认真听老师的提问,并能够独立思考;同时,我也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在满足别人愉悦心理的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别人的思考可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或作为自己错误思考的借鉴。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的听力,我经常做如下的训练:(1)教师说题目,让学生听算;(2)教师讲解到关键处,让学生重讲;(3)学生回答某一问题后,让其他学生复述一遍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听懂教师的教学语言,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两“听”,一是认真听老师的点拨、指导,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弄清每一题,每一公式、概念的来龙去脉。二是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听后对他人的观点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我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同学,耳朵竖起来,腰板挺直,听清老师或同学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发言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我要求自己当学生发言时,要带头倾听,眼睛一直注视发言的同学,目光中充满对他的相信,期望。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及时表扬鼓励会倾听的孩子,捕捉没有倾听习惯孩子的点点滴滴进步。二、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首先我明确留作业的态度:我留作业是给喜欢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我不会浪费课堂上的时间检查你的作业,我也不会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任何处罚,作业的完成全凭自觉,但我会随时抽查作业,对完成作业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完成作业的质量好坏从三方面评定:一是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每天写作业自己计时;二是态度上的要求——认真,字迹工整,准确率高;三是思维上的要求——独立,不允许家长陪在身边完成,完成后可以请家长检查。学生作业工整、规范。我重视写的方法的指导。从写拼音入手,我要求学生拿笔姿势正确,书写要整洁;在进行各种题型的教学时,我都把每种提的书写格式教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认真书写。现在,无论是练习,还是作业,学生都能合理布局,养成了书写规范、美观的好习惯。三、培养 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好奇、质疑正好是少年的天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问题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思考问题,其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地发展,心理状态也始终处在消极等待之中,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本节课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们一起争论,总结,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渐渐养成了。五、培养读书的习惯我把我班的图书角称为“文化生态园”,在这生态园中我培养着孩子们的读书习惯。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书是一种幸福,读书是一种享受,这是我培养学生读书的方向。我的做法是:1、每天早上都有我班的读书小管家带领全班同学诵读经典。2、课堂教学中,我更是不放过每一篇课文对孩子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课文语言和内容的基础上,做理解朗读和表情朗读,动作朗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气、语调、语速和语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3、班中开展“我读书、我成长、我梦想、我快乐、我幸福”特色活动,叩响孩子们读书之门,每当课间,越来越多的学生随手从书架上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书已成为孩子的习惯,书已成为孩子的朋友,书已成为孩子的智慧泉,书已成为孩子思维的金钥匙,书已成为孩子远行的翅膀。4、定期更换书架上的图书。读书是现代教育中更人文,更有生活味道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不敢说,我班所有的学生都以被书所陶醉,但我敢说我已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读书之路。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浅谈应该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查阅字典的习惯。叶圣陶曾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这强调了工具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并培养他们查阅字典的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字典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将依赖对象从老师转向字典,使他们感受到字典带来的便利。在...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倾听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孩子由于年龄小,还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因此不会听课,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就是“用心细听”,是人们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耐心的倾听,更要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
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呢?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习惯的作用。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这...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进行培养 在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课,与学生互相介绍、认识之后,我会对他们提出一些小要求,首先就是要让他们在课前准备好语文课本、工具书、笔记本以及学习用具。在起初的几天里,学生的课前准备意识稍差,每次都是教师开始讲课了他们才去找课本,当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学习资料...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1、要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应当做到“四勤”:勤于观察,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勤于动手。我们要教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谓“勤于动脑”,就是无论读书看报还是听讲作业,都要开动脑筋,多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虽然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但是却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引起重视。自制力不强是小学生的特点,这也对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进行课前预习提出了挑战,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论文
老师讲课 高中语文怎样学的关键步骤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语文还是要靠累积,不要着急把这些都堆积起来,这也就是自己的.关于语文学习特别关键,正如有的历史系的教授对学生说,你假如能积聚20000张历史卡片,那么你将成为史学界的权威.所以,有四分之一(当然不是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就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总之,只有让学生建立起学习习惯重要性的意识,才能为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思想...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组成是多方面,其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 是很重要的一条。因此,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发展、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2.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如能养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