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节日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节日,特别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中秋等传统节日,堪称民族文化记忆“活的灵魂”,可说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文化中国的代表性“表情”。
立足这样的时间节点,金樽对月、抚今追昔、共享盛景,给人的记忆最深刻、最鲜活,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传统节日的价值意义,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正是这样的记忆与基因,悄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影响着一代代人朴素的道德认知与精神追求。
中秋不是孤寂的狂欢,而是思接千载的心灵约定;节日不是简单的聚会,而是品味传统的文化盛宴。
赋予传统节假日更加丰富的意义、更加淳厚的内涵,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节日不仅仅意味着假日,只有激活共同记忆、引起精神共鸣,过节才更有韵味、更值得铭记。各地开展的多项中秋文化活动也启示我们,在增进传统节日仪式感的同时,努力让过节模式有新的呈现,传统文化才能澎湃起时代的浪花。
如此,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自然就能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中播撒传承、赓续绵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是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
别名:秋夕、八月节、八月半
节日日期:农历八月十五日
节日食物:月饼、桂花酒
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是《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神话传说:
传说还很早很早以前,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有一次后羿向王母求得了一包服下即能成仙的神药。但后羿舍不得妻子,就把神药交给嫦娥藏起来。三天后,后裔有事外出,盗匪待后羿走后不久,持剑闯入了嫦娥的家中,威逼嫦娥交出神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盗匪的对手,于是危机之时拿出神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盗匪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假期: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在台湾,中秋节当天放假一天,若与周六、日重叠则不另外补假,但若与周休假期仅相隔一工作日者,该工作日则调为假期,并择另一星期六补班补课。
香港的中秋节公众假期定在农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则在星期一补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则没有补假。
韩国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放假3天。
传统活动:
祭月、拜月、赏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秋节的寓意和象征 中秋节有什么含义
寓意: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家人团聚,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它寄托了人们对亲人团聚、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象征:月亮的圆满成为中秋节团圆寓意的直观象征,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以表达对家人团聚的珍视和期盼。纪念嫦娥:寓意:中秋节传说与嫦娥奔月的故事紧密相连,嫦娥作为月宫的...
中秋节的意思 中秋节什么意思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称为「中秋节」,是民俗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的节日。具体解释如下:时间含义: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按照农历计算,固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名称由来:居秋季之中:由于这一天位于秋季三个月份的中间,因此得名“中秋节”。节日活动:全家团聚:中秋节是传...
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1、中秋节的含义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代表着团圆、和谐和感恩。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的月神祭祀文化,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赏月的节日。2、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喝茶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赏月是中秋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夜晚仰望天...
中秋节的意义是
核心意义: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强调家人团聚,象征着骨肉团圆和家庭的和谐。文化体现:花好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一堂,共度佳节,是老子“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和谐:社会和谐:中秋节不仅强调家庭团圆,还体现了邻里和睦、社区安定、民族团结等更广泛的社会和谐理念。
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中秋节的含义:1. 中秋节,亦称月圆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和谐。它起源于古代的月神祭祀,逐渐演变成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时刻,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共享月饼,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2. 庆祝中秋节的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和茶话会。赏月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成员会一同...
中秋节的意义和象征
1、中秋节的深层含义在于团圆与庆祝。它不仅是对家庭和睦的向往,也是对敬老孝亲、感恩父母传统美德的传承。中秋的文化内涵在于将这种团圆的情感和对长辈的尊敬扩展到整个社会。2、中秋节的习俗源远流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将丰收季节的庆祝活动集中在中秋节,使其成为一年四季中最重要的庆典之一...
中秋节的意义是
中秋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团圆:核心意义: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中“团圆”的象征。在月圆之夜,人们期望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文化体现:团圆不仅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也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和谐:社会和谐:中秋节强调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
中秋节的意义和象征是什么
【中秋节的含义与象征】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被庆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多样的象征。**1. 象征团圆:**在这一天,明月高挂,它的圆形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亲情的紧密。古时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传达了人们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团聚的情感。**2. 和谐的...
中秋节象征什么意义 中秋节的含义
中秋节象征亲人的团圆,具有深远的文化含义。具体来说:团圆之意:中秋节是象征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量回到家中,与家人共度佳节,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团圆的氛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重视。文化价值:“团圆”不仅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也是“天人合一...
中秋的是什么意思?
中秋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节日,主要代表着家庭团聚、感恩、思念和祭祖。以下是关于中秋含义的详细解释:家庭团聚: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个日子里回家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收和收获的意义非常重要。中秋节成为了家人团聚、感恩的日子,人们会感谢自然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