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中正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这些都是评价曾国藩的诗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内圣外王出自哪??评论曾国藩的诗句是什么?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
《曾国藩传》‖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内圣外王,与光同尘
曾国藩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他做事更注重效果,有意选择海瑞一尘不染之实,但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内圣外王,与光同尘。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就大事业。
曾国藩的这幅对联,道尽职场内圣外王之道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曾国藩的《挺经》,在明强篇写到,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作了一副对联以自箴: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这幅对联,诠释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的处世哲学:刚柔、方圆兼济,内圣、外王兼备,这也是曾国藩一生性格的写照。今天我们一起来领悟曾国藩的这幅对联,感悟职场内圣外王之...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处在哪?
这话出自曾国藩的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表明人生不要只想着收获而忘记耕耘,只要好好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将来一定会有足够的回报。纵观曾氏一生,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内圣外王,内圣则格致诚正,外王则修齐治平。曾国藩用世之大智慧...
曾国藩的 挺经 是不是他写的呢?
《挺经》——内圣外王之法。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参与,以恰淡的出世之心来入世,在...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慎终如一,则无败事是什么意思
”慎终如一,则无败事“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曾国藩诫子书》原文节选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
如何正确的评价曾国藩?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
曾国藩“4狠”是什么?
曾国藩 1、修心,慎独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是大智若愚。因为他真正修行的是世间的大智慧,就是修自己的内心。能够到达慎独的人生大境界,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是最容易犯下错误的,但是曾国藩就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无愧于天地鬼神。一个人如果心胸坦然,心境自然...
内圣外王:解读一代儒宗曾国藩商品描述
《内圣外王:解读一代儒宗曾国藩》深入探讨了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与实践,这部作品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根基出发,揭示了曾国藩独特的修行之路。他强调修行作为根本,而他的成功、艺术、健康和财富等皆源于此。曾国藩的智慧,实质上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他超越了个人,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人生智慧的典范。在...
三纲领八条目内容是如何体现儒家学派内圣王外王的人格理想
从心灵秩序到社会秩序,从内在修养到外在强大,体现为一种过程。儒家君子刚柔并济,内外兼通,追求圣贤气象,君子人格刚毅执着。儒者主张“立德、立功、立言”,追求“内圣外王”。历史上众多大儒,如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皆内外兼修,成为“三不朽”典型。“内圣外王”虽为儒家最高理想,但在传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