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CuSO4的溶解度是Sg,其饱和溶液密度为d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向足
量饱和溶液中加入mg无水CuSO4或蒸发掉ng水后恢复到t℃,均能获得Wg胆矾晶体,下
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饱和溶液中加入mg无水CuSO4或蒸发掉ng水后恢复到t℃,均能获得Wg胆矾晶体,又此条件可知加入mg无水CuSO4与蒸发掉ng水是互逆过程,即ng水达到饱和时可溶解mg无水CuSO4,所以S=(m/n)*100,m=n*(S/100)
由题知:t℃时(100+S)gCuSO4饱和溶液含CuSO4Sg,体积V=(100+S)/d mL,所以该饱和含CuSO4物质的量N=Vc=[(100+S)/d]*c/1000(注1000ml=1L),CuSO4分子量为160,所以S=N*160,即S=[(100+S)/d]*160*c/1000,所以c=1000ds/[160(100+s)],所以A不正确。
CuSO4饱和溶液蒸发掉ng水后获得WgCuSO4.5H2O,CuSO4.5H2O分子量为250,所以WgCuSO4.5H2O含水9W/25g,含CuSO41166w/25g,与蒸发掉的ng水组成饱和溶液,所以S=(16w/25)*100/[n+(9W/25)],所以S=1600W/(25n+9w),所以B不正确,同样可求出W=25nS/(1600-9S),所以D不正确。
高三化学有关溶解度的题目,要求详解
如图所示,(如果你暂时还看不到图,因为图需要审核,稍安勿躁)
问2道高中化学溶解度问题
1、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就是说达饱和了,蒸发掉2g水,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实际上就是告诉你2g水可以溶解掉(x-y)g硝酸铵晶体即达饱和 所以溶解度为:100\/2*(x-y)g=50(x-y)g或50(x-y)g\/100g水 2、实际上就是告诉你20g水可以溶解掉10g芒硝晶体...
高三化学离子浓度&溶解度之类的问题
NH4+ + OH- === NH3 +H2O,为1:1反应。所以反应之后NH4+为0,OH-为0.002mol,NO3-为0.008mol,Ba2+为0.005mol,混合后体积一定,所以NO3->Ba2+>OH->NH4+ Ksp的大小就是指物质的电离能力的大小(溶剂不一定是水)。在同一溶剂,中Ksp越大,物质的电离能力越大,溶解度就越大。怎么样...
高三化学,溶解度
本题的解题思路和上一题相似,因为石灰水是饱和的,不但5.6gCaO与水反应生成的7.4gCa(OH)2会全部沉淀,而且被反应了的水中溶解的Ca(OH)2也会沉淀,所以析出的沉淀物的质量大于7.4g,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本题选D。
高三化学
(1)Ca比Mg金属性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即碱性Ca(OH)2>Mg(OH)2,Ca(OH)2微溶于水,Mg(OH)2难溶于水,故溶解度Ca(OH)2>Mg(OH)2 答案: 强 大 (2)温度高,CO2挥发,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低,CO2溶解度大,CaCO3变成Ca(HCO3)2,不利于Ca2+、Mg2+分离(或反应速率...
一道跟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化学题,希望学霸指教~
(Ksp开方),而 [Ag+]^2*[SO42-]=6.3*10^(-15)<<Ksp (Ag2SO4),故不存在硫酸银的沉淀平衡,因此,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溶解度完全可以独立计算,而互不干扰。因为溶解度很小,不必考虑盐效应之类的。结果已经在上面了 注: 符号 ^ 是幂指数的意思,10^(-15) 即10的负15次方 ...
高三化学一道题
第一句错误。A、错误。小苏打加热分解,产物是Na2CO3固体,所以也有残留物,无法鉴别 B、正确。SO2的漂白,褪色是可逆的,Cl2则不可逆 C、正确。沉淀是黄色,证明得到AgI,证明AgI溶解度比AgCl小 D、正确。Al2O3熔点很高,加热时,内部的Al熔化,但外部的Al2O3不熔化,证明表面存在氧化膜 ...
高三简单化学题:即然“一水合氨”在水中电离反应可逆,为什么溶解性表还...
你提问的一水合氨它是弱电解质会发生电离而且是部分电离。至于溶解是个物理性质即在水中的溶解度,上面的是化学里面的电离反应而溶解是物理性质这就是它们的区别。举个例子:氯化银在水中不溶但是它还是会溶解一点点,而且溶解的这一点点在水中是发生完全电离的。你自己去比较下,看看能不能明白。
高三化学:一道判断正误的溶解平衡题目》》》
其实不然,产生的氢氧化钙容易形成固体,并不溶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原本形成的悬浊液已经达到饱和,并不能过多产生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还有水减少了,那么更多的氢氧化钙要沉淀出来,所以平衡并没有打破,不移动。PH值不变!不知道分析的咋样,时间久了,有点脑子不够用。
大学无机化学,关于氢键影响溶解度
作为高三的学生,我可以给你详细讲讲氢键对溶解度的影响。首先,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并不会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的极性是由分子之间电子对的向量和不为零引起。当分子内氢键形成后,会导致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使得电子显得更加负电,从而导致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减小。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相似的分子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