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风向标,制定合理的目标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欧美美术教育有两大流派,即“工具论”和“本质论”。工具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效果。本质论强调以科目为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我认为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激发艺术创作的热情,既要重视幼儿在趣味美术教育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又要看重最终他通过趣味美术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小班作为孩子学前教育的初始阶段,他们的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利用表象和回忆经验来解决问题,各种认识过程更多是无意识的,在美术活动中他们开始用线条,简单的图形来表现事物的大致特征,愿意尝试新材料,喜欢手工、造型,愿意模仿。
2、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幼儿趣味美术教育包括幼儿趣味绘画教育、趣味手工教育、趣味美术欣赏三部分内容。(1)幼儿趣味绘画教育是指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绘制的作品能激发幼儿绘画兴趣。(2)幼儿趣味手工教育是指幼儿运用不同的手工工具、材料,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技能。(3)趣味美术欣赏教育是指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趣味美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的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氛围,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兴趣
1、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习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才会对活动保持浓厚而持久的热情。因此,美术活动中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用师幼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幼儿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
必要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孩子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让幼儿“自行其事”或自由组合。
2、选择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小班幼儿受其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在学习画小草时,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在学习画圆圈时,可以设计“小熊吹泡泡”;在学习画波浪纹时,可以设计“会游泳的小鸭”等绘画内容。另外,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线团”、“气球宝宝”、“水果娃娃”等等。
3、以区角美术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互动地学习,从而使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得以加深。合作互动学习是孩子们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伴间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内容分工合作,比如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小娃娃,就可以让孩子们分成若干组,一组制作娃娃身体,一组制作娃娃的头,一组用笔或其它绘画工具绘制娃娃脸……然后大家一起把娃娃组合在一起,这种互相合作,合作互动的方式不仅给老师的指导敞开了较好的切入口,同时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第二是不同内容同时开展,结合本班幼儿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如果全体幼儿长期进行集体的单一的美术活动,久而久之势必削弱孩子们美术活动的兴趣,所以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上,我把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比如同样的画乌龟,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用蜡笔画乌龟、用棉签画乌龟、用瓶盖印画乌龟、用瓷砖画来表现乌龟……同一教学内容出现多种活动形式,这是小班的孩子十分乐意参加的。
4、多媒介教学。为了增强孩子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需要教师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辅助手段,如电视、游戏、欣赏故事、音乐、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
三、在趣味美术活动中,以培养幼儿色彩感为基本途径,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有了美感,才会有美的创造。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首先从认识色彩开始,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去寻找色彩。蔚蓝的天空中飘白色的云朵;绿色的菊花争奇斗艳;丰收的秋天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子,橘黄的桔子。金黄的水稻。利用这些天然的教材,让幼儿认知色彩,引导幼儿感受美,从而去表现美,创造美。
四、以正面积极评价为主,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多角度欣赏、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在活动中,我经常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作品从技巧上比较欠缺,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面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和色彩都传达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要了解和理解幼儿,懂得幼儿的内心世界,懂得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幼儿,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应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兴趣。
激发兴趣,才能启发想象,幼儿的美术活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不管是趣味美术也好,或者是其它的美术教育形式也好,美术创作本身作为一种自由度极大的艺术创造,都是幼儿整体成长的反映,需要老师用一双艺术的“金点之手”,挖掘各种新颖独特、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和方法,经常让幼儿在欣赏和尝试形式与方法的变化中产生耳目一新的美感。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幼儿美术时,首先要利用情绪感染,激发兴趣。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情绪易受到感染,所以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装饰画“彝族挎包”时,教师可以用非常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商店,里边的东西非常漂亮。”这样,幼儿就被引入到欣赏彝族挎包的意境中,同时...
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绘画活动兴趣的重点难点
首先,更新绘画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条件。绘画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注重幼儿个性、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目标的培养。绘画是一种游戏和快乐的活动,孩子不会在意画得如何,只要他们感到快乐即可。其次,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通过欣赏大班幼儿的作品,鼓励孩子,开展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
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要提高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是绘画创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动植物、日常用品等,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其思维会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将观察到的元素融入绘画作品中,从而提升对绘画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多媒介教学。为了增强孩子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需要教师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辅助手段,如电视、游戏、欣赏故事、音乐、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三、在趣味美术活动中,以培养幼儿色彩感为基本途径,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有了美感,才会有美的创造。对幼儿进行...
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兴趣
一、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小班幼儿受其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在学习画小草时,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在学习画圆圈时,可以...
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绘画兴趣
在培养小班孩子的绘画兴趣方面,首先要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逐渐引导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最初,我会通过展示大幅图画,带领孩子们观看大班作品及现场作画情景,甚至亲自表演绘画过程,让孩子们看到空白纸上出现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选择教材时,应注重与幼儿实际年龄的贴合性。比如,选择孩子感兴趣...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幼儿“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有兴趣,并感到愉快”。借助什么来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从而喜欢绘画呢?我国传...
怎样让小班幼儿爱画画
为了消除小班幼儿对画画活动的恐惧感,我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着手,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设计...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注重幼儿观察能力的训练,让幼儿在其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幼儿在绘画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幼儿美术活动质量的基础。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牢牢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去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脑海中留下...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营造一个适于美术活动的氛围来培养幼儿的兴趣 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发挥环境的刺激作用,对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培养同样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首先是环境的创设者,不仅要为幼儿准备必要的材料,更要营造适于进行活动的气氛、环境和氛围,让幼儿兴致勃勃地进行活动。在活动...